[发明专利]虹吸引发排空式阀箱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65574.6 | 申请日: | 2009-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942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凤蕊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凤蕊 |
主分类号: | F16K13/00 | 分类号: | F16K13/00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徐皂兰 |
地址: | 457001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虹吸 引发 排空 式阀箱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阀箱,具体的说,涉及了一种虹吸引发排空式阀箱。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为实现双向控制,大多采用双向控制阀门,而对于有些技术领域,因阀门结构复杂、成本高、重量大、安装麻烦、安装条件受限制等原因,却不适合使用阀门。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人们一直在寻求一种更理想的技术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构思巧妙、设计科学、控制灵活、使用方便、具有反冲洗及虹吸引发排空功能的虹吸引发排空式阀箱。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虹吸引发排空式阀箱,该虹吸引发排空式阀箱包括有阀箱体和设置在阀箱体内的移动阀杆,所述阀箱体上设置有进口和出口,所述阀箱体顶部设置有上塞口,所述阀箱体底部设置有下出口,所述移动阀杆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上闭塞阀塞、上联动阀塞和下联动阀塞;其中,所述上闭塞阀塞和所述上联动阀塞分别对应所述上赛口两侧设置,所述下联动阀塞对应所述下出口设置,所述上闭塞阀塞与所述下联动阀塞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上塞口与所述下出口之间的距离,所述上联动阀塞与所述下联动阀塞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上塞口与所述下出口之间的距离;所述移动阀杆是管体,所述移动阀杆上设置有溢流进口,所述移动阀杆下端部设置有溢流出口,所述溢流进口位于所述阀箱体内,所述溢流进口连接有反冲洗虹吸管;所述阀箱体一侧设置有虹吸引发箱,所述虹吸引发箱底部设置有排水孔,所述虹吸引发箱内设置有倒U型虹吸管,所述虹吸管一端连接所述排水孔,所述虹吸引发箱的侧壁下部设置有进水口。
基于上述,在所述虹吸引发箱的内壁设置有单向密闭门,所述单向密闭门对应所述进水口设置。
基于上述,所述出口连接有出口连接管道,所述出口连接管道的开口端设置有过滤装置。
基于上述,所述移动阀杆上端穿过所述阀箱体的上塞口设置。
基于上述,所述下出口呈倒锥台形状,所述下联动阀塞呈与下出口密闭配合的倒锥台形状。
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具体的说,该虹吸引发排空式阀箱采用移动阀杆实现了双向控制,增加了过滤、溢流、反冲洗及虹吸引发排空功能,其具有构思巧妙、设计科学、控制灵活、使用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虹吸引发排空式阀箱,包括有阀箱体1和设置在阀箱体1内的移动阀杆5,所述阀箱体1上设置有进口2和出口9,所述阀箱体1顶部设置有上塞口3,所述阀箱体1底部设置有下出口4,所述移动阀杆5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上闭塞阀塞8、上联动阀塞6和下联动阀塞7;
其中,所述上塞口3与所述下出口4对应设置,即满足:所述上塞口3的中心与所述下出口4的中心在一条竖直线上,以便于上、下联动阀塞密封;
所述上闭塞阀塞8和所述上联动阀塞6分别对应所述上赛口3两侧设置,所述下联动阀塞7对应所述下出口4设置,所述上闭塞阀塞8与所述下联动阀塞7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上塞口3与所述下出口4之间的距离,所述上联动阀塞6与所述下联动阀塞7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上塞口3与所述下出口4之间的距离;其中,所述上闭塞阀塞8、所述上联动阀塞6与所述下联动阀塞7三者满足联动关系:当所述上联动阀塞6设置在所述上塞口3内,所述下联动阀塞7脱离所述下出口4设置;当所述下联动阀塞7设置在所述下出口4内,所述上联动阀塞6脱离所述上塞口3设置,而所述上闭塞阀塞8设置在所述上赛口3内;即,工作时,需满足:无论所述下出口4是否被所述下联动阀塞7密闭,所述上塞口3都处于密闭状态。
所述移动阀杆5是管体,所述移动阀杆5上设置有溢流进口,所述移动阀杆5下端部设置有溢流出口17,所述溢流进口位于所述阀箱体1内,所述溢流进口连接有反冲洗虹吸管10;所述溢流进口通过所述移动阀杆5的管体连通所述溢流出口17,以此形成溢流通道;其中,所述溢流出口17对应所述下出口4设置。
当所述下出口4被所述下联动阀塞7密封,则中水从所述出口涌出,经所述过滤装置11过滤后存储;因中水含有一定杂质,一旦在过滤装置11处出现拥堵,从所述进口2处将无法继续进入中水,即所述进口2连接的各种中水排水管道被堵塞,进而造成整个中水回收系统或排水系统故障,给人们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因此,设置溢流通道将能很好的杜绝此类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凤蕊,未经王凤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655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概率图模型的目标预测跟踪方法
- 下一篇:一种提高钒氮合金氮含量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