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能制冷机组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65243.2 | 申请日: | 2009-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297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发明(设计)人: | 刘福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福祥 |
主分类号: | F25B27/00 | 分类号: | F25B27/00;F03G6/00;F16H37/12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10 | 代理人: | 郭中民 |
地址: | 471003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能 制冷 机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能转换技术领域,主要涉及的是一种光能制冷机组。
背景技术
光能作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是新世纪人们开发和利用的重点。现有的空调制冷装置大部分都是采用电作为动力源,由电机带动压缩机制冷,这种制冷方式不仅会耗费大量的电力资源,而且运行成本高,噪音大。近年来发明的太阳能制冷装置,仍然摆脱不了用电作为动力源的局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即由此产生,提出一种光能制冷机组。采用光能作为动力源,不仅节约了能源,降低运行成本,而且无污染、噪音小。
本发明实现上述目的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其主要由设置在机壳上光能接收器、齿轮式变速器、压缩机、散热器组成,所述的压缩机上设置有齿轮,所述的光能接收器将光能转换为动能,经光能传动器由齿轮式变速器驱动齿轮式压缩机工作。
本发明采用光能作为动力源,不受环境、天气制约,可全天侯运转。彻底结束了传统制冷技术用电作为动力源,用电机带动制冷装置的模式。由于将其是由齿轮变速机构直接带动压缩机工作的,省去了电机,几乎没有运行成本,而且减小了噪音,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设计的发条式自动储能器,是作为夜晚、阴雨天气、光能制冷机组所需循环系统动力的补充。在天气晴好的时候,由光能接收器、光能传动器、齿轮式变速器、齿轮式压缩机组成了光能制冷机组的正常循环运转,为空调空间提供能制冷机组,正常运转,提供冷量(冷气)。在夜晚阴雨天,由发条式自动储能器提供动力,带动光能制冷机组,正常运转,提供冷量(冷气),整个系统为光能、无电式制冷方式制取冷量(冷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光能接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发明光能接收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光能接收器,2、光能传动器,3、齿轮式变速器,4、压缩机组,5、冷凝器,6、发条式自动储能器,7、散热器,8、壳体,9、光能板,10、摇摆臂,11、导线,12、电磁线圈,13、支架,14、转轴,15、配重,16、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结合图2、3所示:本实施例其主要由设置在壳体8上的光能接收器1、光能传动器2、齿轮式变速器3、齿轮式压缩机4、冷凝器5、发条式自动储能器6、散热器7组成,光能接收器1包括光能板9、摇摆臂10、电磁线圈12和支架13,摇摆臂10为两块分别通过转轴14对称安装在支架13上并可沿支架13上下摆动,每块摇摆臂10的下部设置有配重15,并在其中一块摇摆臂10的下端部设置有磁铁16。光能板9采用的是公知的光电池板,其为多块,分别通过导线11与电磁线圈12连接,电磁线圈12安装在支架13上位于摇摆臂10磁铁的下方。光能传动器2由传动杆和传动齿轮构成,传动杆的一端与摇摆臂10连接,另一端与传动齿轮连接。齿轮式变速器3采用的是常规的齿轮变速技术,其动力输入端与光能传动器2上的传动齿轮啮合连接、动力输出端与齿轮式压缩机4上的齿轮啮合连接。为了解决夜晚、阴雨天气,光能接收器无法接收光能而影响压缩机组运行的弊端,设置有压缩式储能器5,该压缩式储能器5为发条式结构,采用钟表摇摆的原理通过摆锤摇摆产生的动力带动齿轮式刻盘使发条压缩蓄积势能,在压缩式储能器5上设置有传动齿轮,该齿轮通过离合机构与齿轮式变速器3啮合连接。
本实施例使用时,光能接收器1通过光能板9、电磁线圈12和磁铁将可见光转化为动能带动摇摆臂10上下摆动,与摇摆臂10连接的光能传动器2将动能传递给齿轮式变速器3,经变速到设定转速(每分种转速2千多转)时由齿轮式变速器3带动齿轮式压缩机4工作(其制冷原理及工作方式同现有技术)。在夜晚、阴雨天气,光能接收器无法接收光能而影响运行时,压缩式储能器5上的传动齿轮与齿轮式变速器3啮合,压缩式储能器5释放的势能经齿轮式变速器3速到设定转速(每分种转速2千多转)时由齿轮式变速器3带动齿轮式压缩机4工作,解决了齿轮式压缩机4无光源无法工作的弊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福祥,未经刘福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652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