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降解农药残留的保湿生物肥料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64499.1 | 申请日: | 2009-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119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发明(设计)人: | 党永富;赵乔;乔传行;党尊 | 申请(专利权)人: | 党永富 |
主分类号: | C05G3/04 | 分类号: | C05G3/04;C05F11/02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陈浩;牛爱周 |
地址: | 466612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降解 农药 残留 保湿 生物肥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降解农药残留的保湿生物肥料,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降 解有机磷酸酯等酯类农药残留的保湿生物肥料。
背景技术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全球性大事, 由农药残留造成的全球食品安全危机,其危害触目惊心。土壤是人类生活和 生存的重要资源,农业生产中所使用越来越多的肥料、农药和除草剂等化学 品以及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污染物的不断扩散,都给土壤、水体及空 气等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如每年我们应用的农药一般仅有约10%-20%到靶标 作物上,另有80%-90%的农药将随雨水渗入到土壤、地下水、河流、空气中。 一些有机氯农药残留污染土壤后,就会在土壤里残留几十年,而农药残留一 旦污染地下水就很难被降解,农药残留会形成一种农业生产污染链,动物一 旦吃到含有农药残留的食物、水源就会在体内富集40倍以上;人类吃了含农 药残留的污染肉和粮食、蔬菜等食品,农药残留就会在人体内蓄积70多年, 甚至通过女性怀孕和哺乳危害下一代。
农药残留进入人体途径有两种:一是农药残留在作物上,使其直接受到 污染;二是通过食物链的富集作用间接地污染食物。当有毒农药施用在农作 物、蔬菜和果树上时,残留在作物表面上的农药由于脂溶性强,很容易渗人 表皮的蜡质层,以致使用时很难将其完全清洗掉。如果以这些受污染的粮食、 蔬菜作饲料,则残留的农药就会转移到肉类、乳类和蛋品中引起污染,最终 随食物进入人体。据有关资料,日本人体中六六六含量达12.11ppm,人乳中 也检出六六六。种子中脂肪含量高的农作物对农药的吸收量也高,如花生、 块茎和薯类等食用部分埋在土中的作物,也可能由土壤中的残留农药而受到 污染。在使用农药时,有一部分农药会散发到空气中,引起空气的污染。还 有一部分农药会随农田的灌溉水排入江河,引起水域的污染,如在水域中直 接使用农药灭蚊,则危害更大。农药存留于植物中,经过复杂的生物化学循 环而在鸟类、鱼类和家畜体中积累起来,例如,滴滴涕在水中的溶解度为 0.002ppm,但在脂肪中则为10万ppm,相差5000万倍。因此,它会积累在生物 体的脂肪中,随着食物链的营养层次逐渐富集和转移,最终进入人体,引起 慢性中毒,甚至引起癌症。农药对食品和饮用水的污染是十分严重的:美国 1984年在18个州的地下水中测出含量高的12种农药;1986年在23个州测 出17种农药。结果,佛罗里达州封闭了1000多眼饮用水井,该州地下水二 溴乙烷的污染程度高出最高允许量的64倍;在艾奥瓦州27%的居民受到农药 污染水源的危害。我国的情况也不容忽视:据有关卫生部门调查检测,目前, 市售蔬菜农药检出率达50~80%,其中绝大部分为剧毒农药中甲胺磷所污染。 国际抗癌联合会发布报告称,全球每年至少有16万儿童死于癌症。癌症已经 成为导致儿童死亡的第二大疾病。在2005年4月召开的肿瘤防治宣传周通报 会上,来自卫生部、中国癌症研究基金会、复旦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等部 门的医学专家疾呼:癌症位居国人各类死因首位,尤以西部和农村地区增长 明显。在我国因农药残留致癌患者人数是其它各类癌症的60%,2006年,中 国癌死亡人数300万,平均每10.5秒死一人。中国每年有大约260多万人死 于心脑血管疾病,每天大约7000多人。每年由于心血管疾病所花费的医疗费 用及劳动力损失逾2000亿元。卫生部公布的2006年城乡居民主要死亡原因显 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有400万人因使用了含有28种杀虫剂残留物 的粮食、蔬菜、瓜果、肉类等食品患上了癌症,癌症发病率逐年增高。
目前,发达国家的研究者都在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处理农药等在土壤中的 残留问题,但目前还未见到有效的处理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降解农药残留的保湿生物肥料,以降低 土壤中农药残留。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采用了一种用于降解农药残留的 保湿生物肥料,采用以下组分为主要成份制备而成:Y-聚谷胺酸0.5%-90%, 腐殖酸5%-45%,羧酸酯酶1%-15%,有机磷水解酶1%-15%,奈安0-65%, 尿素0-25%,柠檬酸(一个水分子)0-1.5%。
所述的羧酸酯酶为市售商品。
所述的羧酸酯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制备获得:从昆虫或微生物中克隆得 到的功能基因,经转化、发酵而制得。
所述的有机磷水解酶为市售商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党永富,未经党永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644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