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玉米C4型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基因及其在小麦生产中的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64323.6 | 申请日: | 2009-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9268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9 |
发明(设计)人: | 许为钢;李艳;张磊;胡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N15/60 | 分类号: | C12N15/60;C12N9/88;C12N15/82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爱军 |
地址: | 450002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玉米 sub 磷酸 烯醇式 丙酮酸 羧化酶 基因 及其 小麦 生产 中的 应用 | ||
1、一种玉米C4型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基因,其特征在于:该基因是下 列核苷酸序列之一:
(1)序列表中的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2)编码SEQ ID No:2所示的蛋白质序列的核苷酸序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因,其特征在于:该基因为序列表中的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C4型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基因,其特征 在于:所述基因的引物序列如下,
P1:5′-GCAGATCTGCTCCAACCATCTCGCTTCCGTG-3′和
P2:5′-GGCACGTGGCCGCCTAGCCAGTGTTCTGCAT-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C4型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基因,其特征 在于:所述基因的克隆载体为pMD19-pepc,真核表达载体为p3301-pepc,宿主 菌为E.coli感受态细胞DH5α。
5、一种玉米C4型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其特征在于:该羧化酶具有权 利要求1所述核苷酸序列编码的氨基酸序列。
6、一种权利要求5所述的玉米C4型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其特征在于: 该羧化酶具有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7、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C4型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基因在提高小麦高 光效基因工程育种及生产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未经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6432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