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泥燃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063097.X 申请日: 2009-07-09
公开(公告)号: CN101597532A 公开(公告)日: 2009-12-09
发明(设计)人: 余国贤;吴宏观 申请(专利权)人: 余国贤
主分类号: C10L5/46 分类号: C10L5/46;C10L5/44;C10L5/00
代理公司: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马 辉
地址: 430056湖北省武汉市沌***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污泥 燃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环境科学技术领域中污泥的处理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污泥燃 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污泥是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固体沉淀物质,含有大量的水分、无机灰 份和有机挥发物。随着社会经济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污水处理能力 不断增强,产生的污泥量急剧增加。若得不到妥善的处置不仅占用大量的土地, 而且将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成为影响城市环境卫生的一大公害。如何科学、 妥善地处理污泥已成为城市发展必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污泥的处置方法一般有 以下几种:

填埋法基本类似于城市垃圾填埋。填埋处理一是要占用大量土地,浪费土 地资源;二是污泥中含有的营养物质使大量病杂菌繁衍,导致污泥霉变,污染 环境。污泥、垃圾产生量与日俱增,已很难在短距离内找到填埋场地。实际上 大部分采用填埋方法处置污泥的污水厂并未对污泥作填埋处置,而是外运甚至 卖给近郊菜农,造成蔬菜等农产品的严重污染,直接危害人类健康。

焚烧法需要耗费大量能源而不经济,并造成大气污染,浪费资源,焚烧这 种不得已而为之的方法已越来越不被人们采用。

直接烘干法,即将含水率75%~80%的污泥采用气流干燥机烘干,温度高达 200度以上,杀死各种病菌,然后进行填埋或再处理。缺点是耗费能源,增加处 理成本。

80年代以前大多数的活性污泥采用厌氧消化法处理,杀灭微生物病菌并生 产部分可利用的沼气。该技术有三大缺点:一是厌氧消化罐、沼气回收和储存 等配套设备投资高昂;二是厌氧消化虽然通过各种厌氧菌的生化反应使污泥稳 定,总量降低25%左右,最终仍需卫生填埋;三是系统运行复杂,成本高,不稳 定,隐患多。有关资料显示:污泥厌氧消化系统的建设投资约为100~200万元 /吨干泥,包括污泥浓缩、脱水、中温消化、消化污泥再浓缩、脱水外运,其 运行费用大约700元/吨干泥~900元/吨干泥。

生物处理法,即生物堆肥法,它是引进好氧菌种和氧气,使污泥好氧生物 高温发酵。堆肥化技术是国际上从60年代后期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生物处 理技术,它运用多学科技术,利用微生物群落在特定的环境中对多相有机物分 解,将污泥改良成稳定的腐殖质,用于肥田或土壤改良。由于堆肥技术在实际 应用中可以达到“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效果,并且具有经济、 实用、不需外加能源、不产生二次污染等特点,因此,70年代后,引起了世界 各国的广泛重视,并迅速成为环保领域内的一个研究热点。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环境工作者的不断研究,人们开始将污泥制成 肥料以达到废物利用的目的。综合国内外污泥肥料加工技术,大都存在着技术 手段单一、养分利用率低等严重缺陷,难以达到“废物利用,改善环境”的目 的。处置不当,反而成为环境和农作物新的污染源。概括分析,首先这些污泥 制品不具备有机肥料的一般特性,它们溶解性差,养分利用率低,砂砾化;其 次它们的耗能与加工成本高,缺乏经济性,难以持续;由此导致污泥肥料产品 市场竞争力不强,不能形成市场的有效供给。研究开发兼顾环境生态效益、社 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污泥处置与资源化利用的技术、生产工艺,以适应全球资 源合理利用及生态环境保护的发展趋势已成为当务之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污泥处理方法的缺陷,提供一种污泥燃料及其 制备方法,它解决了城市污泥处理难的问题,实现了废物利用并改善环境的目 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它由下述的原料组分按质量百分比混合 而成:

含水污泥29.5-85%,稻壳灰10-70%,脱臭杀菌剂0.5-5%。

其中所述的含水污泥为含水量为40-98%wt的城市生活废水污泥、造纸废 水污泥、印染废水污泥或油污泥;所述的稻壳灰为稻壳燃烧后的产物;所述的 脱臭杀菌剂为氧化钙、次氯酸钙、次氯酸钠、二氧化氯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 混合物。优选次氯酸钙和氧化钙的混合物。

本发明较好的技术方案是:将上述制得的低热值污泥燃料与煤粉或石油焦 粉按重量份数1∶0.4-3的比例混合可以制得高热值污泥燃料。

高热值污泥燃料由下述原料按质量百分比混合而成:低热值污泥燃料 30-70%、煤粉或石油焦粉30%-70%。其中所述的煤粉或石油焦粉热值在 25080kcal/kg以上。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国贤,未经余国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6309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