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脑电波生物反馈戒毒仪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062865.X | 申请日: | 2009-06-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270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志忠 |
| 主分类号: | A61M21/00 | 分类号: | A61M2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53 北京市宣武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脑电波 生物 反馈 戒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戒毒仪,特别是一种脑电波生物反馈戒毒仪。该戒毒仪是通过微电脑采集的患者正常脑电波,并使用现代电子频率合成技术(DDS)产生与患者脑电波高度一致的治疗波,来诱导脑电波迅速恢复到正常水平,达到抑制毒瘾发作,短时间内戒除毒瘾的效果。涉及医疗保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日趋严重的毒品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灾难。毒品的泛滥直接危害人民的身心健康,并给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巨大的威胁。据联合国的统计表明,全世界每年毒品交易额达5000亿美元以上,毒品蔓延的范围已扩展到五大洲的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而且全世界吸食各种毒品的人数已高达2亿多,其中17~35周岁的青壮年占78%。
常用的戒毒方法有下面几种:
1)自然戒断法:即不给吸毒者提供专门戒毒的药品,硬性停止吸毒,让戒断症状自然发展,自然消退。自然戒断法的应用由来已久,但世界各地应用自然戒断法已数十年,未见到出现吸取教训,不再复吸的效果。反而使吸毒者对戒毒机构产生恐惧,尽量躲开,失去求治的积极性。断毒脱瘾完毕不是万事大吉,迁延性戒断症状要半年,甚至一年后才淡化下来,戒毒者随时觉得饱受折磨,对毒品的渴求感或迟或早地导致复吸。
2)阿片类药物替代递减疗法:此法在我国使用时间最长,对阿片类依赖的脱瘾显然是有效的,临床使用安全,副作用少,适用于阿片或较轻海洛因成瘾者。但阿片类药物替代递减疗法的剂量掌握要恰当,量偏大不易递减撤药,量过小达不到减轻戒断症状的目的,必须遵循因人而异,剂量个体化的原则,不容易掌握,很容易导致药物上瘾。药物成瘾,尤其阿片类药物成瘾是当前世界范围内麻醉品滥用问题之一,也是一大社会公害。
3)中药脱毒法:以中药调剂为主,提高戒毒者免疫力,增强体质质量,进行辅助脱毒治疗。此方法作用范围广,中药复方对人体内多点同时产生效用,但是起效慢,药力弱,对吸毒时间不长,吸毒量不大,身体依赖性不严重者,可以使用;但是对于需要急性戒毒治疗患者,就不能满足其要求。
4)针灸戒毒法:针灸在中国已有几千年历史,在特定的穴位上施加刺激可以在脑内生成和分泌出多种作用类似吗啡的化学物质,冲破外源性鸦片物质造成的抑制,逐渐恢复释放内源性鸦片肽的功能。此方法必须由专业的医生进行操作,必须对穴位具有准确的认识,并且起效慢,治疗周期较长。
以上几种方式,均需要较长的周期,专业的医生进行配合治疗,治疗效果跟医生的经验有很大关系,且不能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实时、有效的反馈治疗。本戒毒仪则可以方便携带,根据个人情况进行治疗,每次治疗过程中,也能够根据人体的反应进行调节,最大限度地发挥治疗效果,缩短治疗周期。
发明内容
现有的治疗方式单一,对所有患者使用几乎相同的治疗波,仅针对每例患者改变治疗波的强度。而本发明则针对每一例患者,产生最适合其自身的最佳治疗波,从而能更有针对性帮助其迅速戒除毒瘾。
本戒毒仪由单片机控制模块、信号采集模块、高速SRAM模块、DDS治疗波发生模块、按键输入模块、LCD显示模块、串口模块组成。
当患者处于正常状态(毒瘾没有发作)时,单片机控制模块通过信号采集模块得到正常脑电波,并存储至EEPROM。发病时将之前采集到的正常波写入高速SRAM模块,同时通过信号采集模块得到病态波,一起供DDS治疗波发生模块进行比较分析后,产生与脑电波高度相似的治疗波,作用于大脑,直接抑制毒瘾发作产生的心理和生理需求。在治疗过程中,连续采集病态波,实时更新治疗波,作用目标明确,针对性强。
串口模块用于将采集到的脑电波传送至电脑建立数据库进行分析,同时也可使用电脑通过串口模块下载程序文件,更新单片机内的软件。
人类的大脑无时无刻不在产生脑电波。1924年德国的精神病学家贝格尔第一次真正地记录到了人脑的脑电波,从此诞生了人的脑电图。这是一些自发的有节律的神经电活动,其频率变动范围在每秒1-30次之间,可划分为四个波段,即δ(1-3Hz)、θ(4-7Hz)、α(8-13Hz)、β(14-30Hz)。
δ波,频率为每秒1-3次,当人在婴儿期或智力发育不成熟、成年人在极度疲劳和昏睡状态下,可出现这种波段。
θ波,频率为每秒4-7次,成年人在意愿受到挫折和抑郁时以及精神病患者这种波极为显著。但此波为少年(10-17岁)的脑电图中的主要成分。
α波,频率为每秒8-13次,平均数为10次左右,它是正常人脑电波的基本节律,如果没有外加的刺激,其频率是相当恒定的。人在清醒、安静并闭眼时该节律最为明显,睁开眼睛或接受其它刺激时,α波即刻消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志忠,未经王志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6286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视自吹气体过滤器及其过滤方法
- 下一篇:厕所除臭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