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铁路电机轴承外圈拆卸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062510.0 | 申请日: | 2009-08-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924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30 |
| 发明(设计)人: | 段国任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襄樊机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5B27/073 | 分类号: | B25B27/073 |
| 代理公司: | 襄樊嘉琛知识产权事务所 42217 | 代理人: | 樊灵芬 |
| 地址: | 441105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铁路 电机 轴承 外圈 拆卸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机轴承外圈拆卸的工具,具体地是涉及一种牵引电机轴承外圈从电机端盖中拆出的工具。
背景技术
一台牵引电机有两盘轴承,在电机检修、组装过程中,经常遇到需要将已装好的轴承外圈从电机端盖中拆出,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加上缺少合适的工装,无法方便的将轴承外圈从电机端盖中拆出,往往采用磕碰的方法,利用轴承外圈的质量惯性将轴承外圈磕出,易造成轴承或电机端盖碰伤,造成损失,或使用其他拉力器,但使用不方便,且工人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而提供的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工作效率高的铁路电机轴承外圈拆卸器。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在拆卸器的支架上连接有一丝杠,丝杠的一端上固定有六方头旋钮,另一端上固定有卡盘,卡盘的圆周上设有波形。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支架一端的中心位置上固定有丝母,另一端固定在一圆环状的支板上,丝杠连接在支架上的丝母上。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卡盘活动连接在丝杠端头上固定的托板上。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卡盘圆周上的波形与电机轴承滚柱截面的内圆周的弧形相吻合。
专用牵引电机轴承外圈拆卸器可以将卡盘沿电机轴承滚柱间的空间穿过,到轴承滚柱另一端后将卡盘旋转一定角度,使卡盘圆周上的波形各凸出部分分别挂住各轴承滚柱,再利用风动扳手转动螺纹丝杠,驱动已挂住轴承滚柱的卡盘,将轴承外圈卸出,因此,可使拆卸工作更加方便,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同时,避免了拆卸轴承外圈时碰伤轴承或电机端盖造成的损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使用状态的参考图;
图4是图2的俯视图;
图5是图2中卡盘对准滚柱轴承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4、5所示,在拆卸器的支架4上通过丝母2连接有一丝杠3,丝杠3的一端上固定有六方头旋钮1,另一端上固定有卡盘8,卡盘8通过固定在丝杠3端头上的托板9,将卡盘8活动连接在丝杠3上;支架4是由支杆组成一截面呈梯形的锥体,其上端的中心位置上固有一丝母2,支架4的下端固定在一圆环状的支板11上,卡盘8的圆周上设有呈一定规则的波形,该波形的形状与固定在电机上的轴承滚柱5截面的内圆周的弧形相吻合,即可以相互啮合,但有一定的间隙;在丝杠3与卡盘8结合部,即图1是卡盘8下方,设置有轴向接触球轴承12,其作用是在风动扳手驱动丝杠3转动时,通过该轴向接触球轴承12使丝杠3与卡盘8在拉力下平滑转动,使得卡盘8紧紧挂住轴承滚柱5,卡盘8与轴承滚柱5在拆卸器工作时不产生相对运动,增加拆卸工作的可靠性;使用说明:如图3、4、5所示,使用时先将拆卸器支架4平放在电机盖6上,此时该端盖6内的轴承内圈已取出,如图3所示,手动旋动丝杠3上部的六方头旋钮1,当卡盘8接近轴承滚柱5时注意控制卡盘8的方向,继续手动旋动六方头旋钮1,使卡盘8沿滚柱5与保持架10之间的间隙下行,如图4所示,当卡盘8下行至轴承滚柱5的下方时,即到达图3所示位置时,手动调整卡盘8与轴承滚柱5的相对位置,即转动卡盘8一定角度后,使卡盘8圆周上的波形各凸出部分分别挂住各轴承滚柱5,如图5所示,此时可用风动扳手旋转丝杠3,经过丝杠3与丝母2的相互作用,将风动扳手的旋转运动转化为卡盘8的向上直线运动,从而通过滚柱5将轴承外圈7从端盖6轴承室内拉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襄樊机车有限公司,未经南车襄樊机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625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