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镁橄榄石和硅酸钠高温下除去回转窑结圈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62458.9 | 申请日: | 2009-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7040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04 |
发明(设计)人: | 陈金荣;邓承继;张斌;祝洪喜;郁明;程红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武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2/10 | 分类号: | C04B2/1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樊 戎 |
地址: | 2019***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橄榄石 硅酸钠 高温 除去 回转 窑结圈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温下除去回转窑结圈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用镁橄榄石和硅酸钠高温下除去回转窑结圈方法。
背景技术
在回转窑旋转过程中,料层与窑衬虽然直接接触,窑料中各种组分粘附在窑衬上往往是不可避免的,但在开始阶段由于“干净”的窑内壁表面缺乏附着基础,只有比重轻的细颗粒和烟气中的粉尘,首先附在窑壁的耐火衬上,这种极细颗粒的粘附主要是经过机械沉积,少量是经化学粘结形成的。
当回转窑正常运行,窑温和熟料率稳定时,窑皮能不断地自行粘挂和脱落,以保稳定的窑皮厚度。一旦失衡(或熔体含量过多、或窑温偏高、或燃料灰分大),窑皮性质变化,大量窑皮包裹的熟料颗粒不再沿转动着的窑壁上移然后下坠,而是十分牢固且不断地粘附于窑壁,最终形成结圈。
回转窑内结圈一般是指烧成带与放热反应带交界处的结圈,结圈的原因比较复杂,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结圈物的形成机理现已达成共识。结圈物实际上是烧成带与放热反应带交界处挂上的一层“窑皮”,当“窑皮”结到一定厚度时,就形成了圈。而窑皮主要由低熔点粘结相和石灰石的分解产物以及未反应完全的残留矿粒和煤粉堆积而成。
结圈出现后,一是影响窑内通风,烟气中CO浓度的升高会加速结圈的生长;二是因结圈在圆周上的厚度分布不一样,在窑转动中导致窜过结圈的物料忽大忽小,影响窑头温度变化的同时也影响熟料质量;三是窑尾密封处漏出的高温物料,不但造成密封部件的损坏,而且对人身或电控仪表和线路也造成危害;四是一旦出现结圈有局部脱落时,窑头会出现跑生现象,对人身或篦冷机和窑头收尘器都造成一定的危害。
现在处理回转窑内结圈的方法有断料空烧法、冷热交替法、窑炮轰击法等,但效果不理想,不能够有效除去结圈。只有停窑人工除去,影响正常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成本低、工艺简单、效率高和不影响正常生产的用镁橄榄石和硅酸钠高温下除去回转窑结圈方法。
为实现上述任务,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先将5~15wt%的镁橄榄石矿粉、5~15wt%的硅酸钠粉和70~90wt%的煤粉混合,搅拌10~30分钟;然后将上述混合料粉直接通过喷嘴在回转窑的结圈部位燃烧,燃烧温度为1300~1600℃,直至回转窑的结圈软化坍塌,随着回转窑的转动排出窑外,保持回转窑的正常生产。
其中:镁橄榄石矿粉的MgO含量≥38%,粒度为0.2~0mm;硅酸钠粉含量≥50%,粒度为0.1~0mm;煤粉的C含量≥80%,粒度为0.1~0mm。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所采用的燃料是回转窑本身使用的煤粉,镁橄榄石矿粉和硅酸钠粉原料亦来源广泛、资源丰富,因而生产成本低。使用时,采取镁橄榄石矿粉、硅酸钠粉和煤粉直接混合,在回转窑内部燃烧后,和窑皮形成低熔点物质,降低窑皮和窑衬之间结合力,使得窑皮与窑衬分离,结的圈将逐渐软化而坍塌破坏,窑皮随着回转窑的转动排出窑外,保持了回转窑的正常生产。另外,由于窑皮含有氧化钙、镁橄榄石和硅酸钠粉里的MgO、Na2O、SiO2和Fe2O3等反应生成的低熔点相,在操作过程中非常容易观察和控制操作,而且由于回转窑炉衬材料含有MgO,生产的低熔点物质与炉衬之间化学侵蚀小,因此可以有效防止镁橄榄石矿粉、硅酸钠粉对回转窑的炉衬材料的侵蚀。
本发明不仅可保证回转窑的正常生产,不需要停窑人工除去所结的圈,且可快速、方便和有效地解决回转窑使用煤粉作为燃料时结圈的普遍问题,故具有成本低、工艺简单、效率高和不影响正常生产的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并不是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实施例1
一种用镁橄榄石和硅酸钠高温下除去回转窑结圈方法,先将5~8wt%的镁橄榄石矿粉、5~10wt%的硅酸钠粉和85~90wt%的煤粉混合,搅拌10~20分钟;然后将上述混合料粉直接通过喷嘴在回转窑的结圈部位燃烧,燃烧温度为1300~1400℃,直至回转窑的结圈软化坍塌,随着回转窑的转动排出窑外,保持回转窑的正常生产。
其中:镁橄榄石矿粉的MgO含量≥38%,粒度为0.2~0mm;硅酸钠含量≥50%,粒度为0.1~0mm煤粉的C含量≥80%,粒度为0.1~0mm。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武汉科技大学,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武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6245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