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耐高温变频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62425.4 | 申请日: | 2009-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7247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04 |
发明(设计)人: | 张世运;唐亚平;张世珞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唯特特种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1/00 | 分类号: | H02M1/00;H05K7/2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钟 锋 |
地址: | 430080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高温 变频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频器,特别是能耐高温的变频器。
背景技术
目前,变频调速技术在电机上已广泛使用。变频器是变频调速的关键部件,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和受高温环境的热幅射,会直接影响其使用性能和寿命,因此,如何为变频器散热成为人们研究的重要课题。
中国专利200620098416.2公开了一种变频器水冷却装置,该水冷却装置通过水冷却为变频器散热。该水冷却装置的缺陷在于:在温差较大的环境中,变频器的电路部分易产生冷凝水结露现象,影响变频器电路部分的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耐高温的耐高温变频器。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耐高温变频器,它包括外壳、电路部分和散热装置,电路部分和散热装置设置在外壳内;散热装置包括油冷腔、水冷腔,电路部分设置在油冷腔内,水冷腔内设有热交换管,热交换管两端与油冷腔连通。
上述方案中,油冷腔设置在外壳内的中部,水冷腔设置在油冷腔的外围。
上述方案中,外壳上设有外壳进水口和外壳出水口,外壳进水口、外壳出水口分别与水冷腔连通。
上述方案中,外壳进水口设置在外壳的底部,外壳出水口设置在外壳的顶部。
上述方案中,热交换管的一端与油冷腔的顶部连通,另一端油冷腔的底部连通。
上述方案中,外壳的上部设有油位阀,油位阀的下端与油冷腔连通。
上述方案中,电路部分包括可控硅,可控硅为水冷型可控硅组件,水冷型可控硅组件进水口与外壳进水口连通,水冷型可控硅组件出水口与水冷腔底部连通。
上述方案中,电路部分还包括显示和控制组件,显示和控制组件包括密封盒、内部元件、显示和控制面板,内部元件设置在密封盒内,密封盒内充灌有干燥的惰性气体或绝缘树脂,密封盒设置在油冷腔内,显示和控制面板对应的外壳上开有显示和控制面板窗口。
上述方案中,电路部分还包括接线盒,变频器还包括线管;接线盒设置在油冷腔内,线管的一端与接线盒连通,另一端伸出外壳。
上述方案中,接线盒对应的外壳上开有接线窗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耐高温变频器的散热装置包括油冷腔、水冷腔;使用时,油冷腔中盛满冷却油,水冷腔中盛满冷却水,电路部分设置在油冷腔内,通过油冷的方式为电路部分散热,电路不会产生冷凝水结露现象,可保证电路的正常工作。
2、水冷腔内设有热交换管,热交换管两端与油冷腔连通,可通过水冷的方式为冷却油散热,保证了油冷的冷却效果。
3、油冷腔设置在外壳内的中部,水冷腔设置在油冷腔的外围,有利于电路部分的布置,有利于提高散热效果,同时水冷腔可以屏蔽高温环境的热幅射。
4、外壳上设有外壳进水口和外壳出水口,外壳进水口与水冷可控硅组件进水口连通,水冷可控硅组件出水口与水冷腔下部连通,外壳出水口与水冷腔连通,冷水从外壳进水口进入,热水从外壳出水口排出,进一步提高水冷可控硅组件的散热效率。
5、外壳进水口设置在外壳的底部,外壳出水口设置在外壳的顶部,冷水从外壳的底部进入,首先冷却了水冷可控硅组件,再从水冷可控硅组件出水口进入水冷腔下部,受高温环境的热幅射的热水从外壳的顶部排出,这种水流方向可避免高温环境的热幅射对水冷可控硅组件的伤害。
6、热交换管的一端与油冷腔的顶部连通,另一端油冷腔的底部连通,热油从油冷腔的顶部进入热交换管,冷油从油冷腔的底部进入油冷腔,可实现冷却油自循环。
7、外壳的上部设有油位阀,油位阀的下端与油冷腔连通,可保证油冷腔内的油压稳定。
8、电路部分包括可控硅,可控硅为水冷型可控硅,冷却水可直接对可控硅进行冷却。
9、电路部分还包括显示和控制组件,显示和控制面板对应的外壳上开有显示和控制面板窗口,既冷却了内部元件,又不影响对电路部分的控制和显示。
10、电路部分还包括接线盒,变频器还包括线管;接线盒设置在油冷腔内,线管的一端与接线盒连通,另一端伸出外壳,外部线路可从线管进入接线盒,与接线盒内的接线端子连接,油冷腔为接线盒散热。
11、接线盒对应的外壳上开有接线窗口,接线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耐高温变频器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耐高温变频器实施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唯特特种电机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唯特特种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624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力速度混合控制的盾构推进液压系统
- 下一篇:多曲面悬挑铜板幕墙及其施工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2M 用于交流和交流之间、交流和直流之间、或直流和直流之间的转换以及用于与电源或类似的供电系统一起使用的设备;直流或交流输入功率至浪涌输出功率的转换;以及它们的控制或调节
H02M1-00 变换装置的零部件
H02M1-02 .专用于在静态变换器内的放电管产生栅极控制电压或引燃极控制电压的电路
H02M1-06 .非导电气体放电管或等效的半导体器件的专用电路,例如闸流管、晶闸管的专用电路
H02M1-08 .为静态变换器中的半导体器件产生控制电压的专用电路
H02M1-10 .具有能任意地用不同种类的电流向负载供电的变换装置的设备,例如用交流或直流
H02M1-12 .减少交流输入或输出谐波成分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