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嵌合重组疫苗株及其生产活疫苗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62139.8 | 申请日: | 2009-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0303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16 |
发明(设计)人: | 宁宜宝;张学贤;漆世华;沈青春;温文生;刘业兵;杨雷;韩明远;舒银辉;张志学;高和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美国PROTATEK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武汉中博生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7/01 | 分类号: | C12N7/01;A61K39/12;A61P31/14;C12Q1/70;C12Q1/68;C12R1/93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唐正玉 |
地址: | 100081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繁殖 呼吸 综合征 病毒 嵌合 重组 疫苗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兽用生物制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弱毒活疫苗株并用该毒株生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活疫苗的方法。
背景技术
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引起的以母猪发热、流产,断奶前后仔猪死亡率升高,不同年龄猪呼吸障碍等为临床特征的疾病。1991年,荷兰学者Terpstra等人在感染猪体内分离到欧洲型PRRSV,命名为Lelystad病毒(Lv);同年,美国学者Benfield等人分离到美洲型PRRSV,命名为VR-2332。近年来,我国学者相继分离鉴定了美洲型PRRSV的CH-1a、S1、HB-1和HB-2等毒株。
猪“高热病”是新近在我国发生的重大动物疫病,此前在国内外均无相关研究报道。宁宜宝等经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了猪蓝耳病病毒感染是导致高热病的主要原因。并首先在国内做了报道。
国内外针对传统猪蓝耳病的诊断和疫苗免疫防治技术已有大量研究成果,但这些现有技术不能满足我国新出现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需要,必须有针对性地研究专门针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疫苗产品和鉴别诊断技术。
大量的实验数据证明:人工传代致弱的猪蓝耳病活疫苗具有较好的免疫力、免疫期长等优点,但因在一些猪场使用后出现了蓝耳病问题,其安全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在使用弱毒疫苗时,出于疫苗对猪安全原因的考虑,一般只是建议在发生过猪蓝耳病的区域使用,而不建议在未发生过猪蓝耳病的养殖场使用。在欧盟之所以禁止用活疫苗来预防猪蓝耳病,也是因为曾经在一些猪场使用弱毒活疫苗后爆发了蓝耳病。美国在蓝耳病活疫苗的使用上同样非常谨慎。美洲其他一些国家和亚洲地区各国虽然不反对在猪蓝耳病流行地区使用人工传代致弱的猪蓝耳病活疫苗,但不提倡在未发生猪蓝耳病的猪场使用弱毒疫苗。灭活疫苗由于病原被灭活了,不存在散毒的问题,相对活疫苗来说,安全性要好一些,但是与活疫苗相比,免疫效果差,免疫期也短。在我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使用的结果证明:在已经发生猪蓝耳病地区,由于猪体本身可能已经感染猪蓝耳病病毒,灭活疫苗免疫后不但起不到防病的作用,反而会引起一定的副反应。在疫苗使用对象上说,和活疫苗不同的是,灭活疫苗最好是在未 发生猪蓝耳病的地区使用。
和经典的猪蓝耳病不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高变异猪蓝耳病毒株引起的,无论是经典的活疫苗,还是灭活疫苗,均不能预防该病的发生。因此,为了有效预防控制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研究是当务之急。根据经典株疫苗研究的经验教训,非常有必要开展新型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
1、猪蓝耳病常规疫苗:
随着猪蓝耳病的发现,猪蓝耳病的疫苗研究也就随之开展,尽管大家对现有猪蓝耳病疫苗的免疫效果评价不一。目前国内外已经商品化的猪蓝耳病疫苗有灭活疫苗和弱毒活疫苗两类。基因工程疫苗研究也已出现积极发展的趋势。
1.1猪蓝耳病弱毒活疫苗:
在经典猪蓝耳病弱毒活疫苗方面,美国Boehringer Ingleheim公司于1995年首次推出商品化减毒疫苗Resp PRRS/ReproTM,已获准用于3~18周龄猪的预防接种。随后多个单位均推出了猪蓝耳病弱毒疫苗。目前西班牙、荷兰、美国和中国已研制出猪蓝耳病弱毒活疫苗并商品化。可供各阶段猪群使用,但主要供3~18周龄的仔猪接种使用,用于防制猪蓝耳病的呼吸障碍。据报道,接种猪蓝耳病弱毒疫苗后第110天用同源强毒攻击,动物可得到完全保护,而且对强毒攻击的保护甚至是终生的。架子猪接种7天后就激发保护性免疫应答,并可持续16周以上,与未接种的对照猪相比,接种猪攻毒后排毒时间减少,肺部病变减轻,生长发育良好。然而,多数报道认为猪蓝耳病弱毒活疫苗存在安全问题。Botner等报道,在丹麦,对1000多头猪蓝耳病血清学阴性猪使用了弱毒疫苗,可是不久后猪群发生了猪蓝耳病,而且从流产胎儿和死胎中分离到了疫苗病毒,发现疫苗病毒可经胎盘感染胎儿,并向未接种的母猪传播,有些猪群则表现出急性猪蓝耳病样综合症状。也有研究者用该疫苗接种公猪,随后以强毒攻击,发现有精液排毒和精液质量下降等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美国PROTATEK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武汉中博生化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美国PROTATEK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武汉中博生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621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