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中药渣生物发酵生产有机复合肥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061913.3 | 申请日: | 2009-05-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801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0 |
| 发明(设计)人: | 胡徐玉;胡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徐玉;胡杰 |
| 主分类号: | C05G1/00 | 分类号: | C05G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30040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药渣 生物 发酵 生产 有机 复合 方法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微生物方法发酵生产有机复合肥的制作方法,属于有机肥料的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中药生产大国,每年排放的中药渣量很大,约2000多万吨,由于中药渣目前开发出的用途还非常有限,一直当作废物堆放、填埋或焚烧掉的方式处理,资源高消耗而有效利用率较低。中药工业基本上是一种资源高消耗、废物高排放的“牧童经济”式的传统经济运行模式,仍是一种“资源→产品→废物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因其对环境有不同程度的污染,企业为此每年要缴纳排污费不说,本来可以利用的中药渣也被浪费了,这不仅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污染了土地及地下水,而且还造成资源的浪费。因为中药药渣都是植物的根茎叶果经过适当地提取后的残留物,含有丰富的有机质、糖类和粗蛋白质等中量及微量元素营养物质,用生物技术对其进行无害的处理,发酵促其腐熟,就能生产出优质的有机肥,这正是我国农业生产,无论是耕地还是农产品,都特别需要的产品,对中药药渣资源合理再利用,减轻其对环境的危害的同时变废为宝,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循环农业发展意义重大。现有的中药渣利用技术,都停留在传统的厌氧或自然通风半好氧式等简单堆肥堆肥化工艺上,由于发酵周期长,无害化程度不高,卫生条件较差;同时没有遴选出适当的菌种和菌株组合以及独特的发酵工艺和技术;中药渣的利用与一般的有机质的处理还有不同地方,是必须通过生物技术对未能提取的药用部分做充分的生物降解,以保障再生产品的安全性;中药渣经过生物发酵处理后作为一个产品存在,必须符合市场要求的产品品种和质量保障,在以中药渣为主要有机质原料基础上,对发酵的底物中的有机氮、无机氮磷等等的调整,充分满足不同生物对有机肥的需求,使中药渣生物发酵产品可以广泛地用于土地改良、植物施肥、水产养殖的鱼肥等领域;另外,由于中药渣集约化工业规模生产,包括其成本等居多因素都无法在复杂的工艺中完成,简洁而实用的工业化流程是实现产业化的基础。鉴于此,充分利用中药渣作为有机质的资源,利用高科技生物发酵技术遴选出适当的菌种和菌株组合以及生物酶技术,优化出简洁而实用的集约化工业规模生产工艺是科学利用中药渣的最佳方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充分利用中药渣作为有机质的资源,运用高科技生物发酵技术遴选出适当的菌种和菌株组合以及生物酶技术,对发酵的底物中的有机氮、无机氮磷等等的调整,充分满足不同生物对有机肥的需求,优化出简洁而实用的集约化工业规模生产工艺,可以广泛地用于土地改良、植物施肥、水产养殖的鱼肥等领域的复合有机肥产品。
鉴于上述目的得以实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中药渣发酵生产复合有机肥的制作方法,以中药渣为原料、农副产品以及食品工业的废渣为辅料,并对发酵的底物中的有机氮、无机氮磷等进行调整,采用以细菌为主、霉菌及酵母菌为辅的功能微生物菌株,并添加以纤维素酶为主的复合酶的发酵技术,生产出有机复合肥料。生产工艺为:中药渣与辅料、菌种、复合酶进行混合、发酵、粉碎、制粒、烘干、装袋成品。
上述制作工艺中,以来源广泛、品种繁多的新鲜的中药渣为原料,廉价的农副产品以及食品工业的废渣、废泥为辅料。
上述制作工艺中,对发酵的底物中的有机氮、无机氮磷等等的调整主要以棉粕等杂粕类为有机氮的调整物,以尿素、铵盐类为无机氮的调整物。
上述制作工艺中,各种物料的比例为(以物料折干计算):新鲜的中药渣∶辅料∶调整物∶菌酶量为60-80%∶10-30%∶0-25%∶1-2%;依据具体品种调整物料之间比例。
上述制作工艺中,采用以芽孢杆菌为主、霉菌及酵母菌为辅的功能微生物菌株,并添加以纤维素酶为主的复合酶的发酵工艺。
本发明上述所使用的微生物以及酶制剂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的《无公害食品-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可以确保中药渣发酵后产品的安全性。
上述制作工艺中微生物菌中芽孢杆菌与酵母组成比例为:芽孢杆菌70-80%、霉菌10-15%、酵母菌10-15%。优选微生物组成比例为:芽孢杆菌70%、霉菌15%、酵母菌15%。
上述制作工艺中微生物菌量与纤维素酶为主的复合酶量的比例,按重量计算为1∶1。
上述制作工艺中所有的物料应该充分混合到比较均匀的物理状态为佳;充分混合后的水分含量在45-60%,优选水分含量在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徐玉;胡杰,未经胡徐玉;胡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619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非线性的粘性液体的鞋组件
- 下一篇:地面作业工具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