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纤接口三方向光路传输方法及其适配器件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61632.8 | 申请日: | 2009-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2052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2 |
发明(设计)人: | 况艳;彭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迈科通信信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24 | 分类号: | G02B6/24;G02B6/255;G02B6/42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和平 |
地址: | 430074湖北省武汉市东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口 方向 传输 方法 及其 适配器 | ||
1.一种双纤接口三方向光路传输方法,采用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作为原材料制造两个1X2波分复用器和一个分路器的集成的无源器件,其特征步骤:第一步:对选用的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材质进行认证,选用的非色散位行移单模光纤材质为:“(1)在1310nm波长处的色散为零;(2)在波长为1550nm附近衰减系数最小,约为0.22dB/km,但在1550nm附近其具有最大色散系数,为15-19ps/(nm·km)之间;(3)光纤工作波长在1310nm-1550nm波长区域,它的最佳工作波长在1310nm区域;(4)直径为895-905微米”条件的光纤;第二步:剥纤中段的涂敷层;第三步制作两个1X2波分复用器和一个50∶50分路器;第四步:熔接集成无源套件,其中一根光纤输出端在1310nm波长范围插损大于17dB,另外一根光纤输出端在1550nm波长范围插损也大于17dB时进行熔接;第五步:在两个波分复用器和分路器上的合波臂A、B端分别装配上光接口及波分复用器和分路器连接的臂端C、E、合路臂D端装配上钢包针;第六步:在集成无源套件波分复用器和分路器连接的臂端C、E上耦合焊接探测器,合路臂D端耦合焊接激光器;第七步:测试合格确定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纤接口三方向光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1X2波分复用器和一个50∶50分路器,其制作方法为:首先取出其中两根已经剥纤完成的光纤在用步进电机及监控软件控制可左右平滑移动但水平方向稳定一致的两端支架上固定已剥好的裸光纤,使无涂敷层的裸光纤处于两端支架的正中间悬空,利用氢氧焰在无涂敷层的裸光纤处局部加温,在氢氧焰的高温环境下,两端支架匀速左右拉动光纤向两端伸展使无涂敷层的裸光纤相互融合并正中间形成椎状,且同时以监控软件监控分光比,直至分光 比为50∶50停止两端支架的移动最后从支架上取出已经局部融合在一起的光纤,然后用石英管对其拉椎部分进行封装,上胶水固定后用光纤切割刀按照与光纤横切圆直径倾斜6-9度的角度切断合路中的其中一臂光纤,形成50∶50的分路器备用;取出另外四根已剥好的光纤中的两根在用步进电机及监控软件控制可左右平滑移动但水平方向稳定一致的两端支架上固定已剥好的裸光纤,使无涂敷层的裸光纤处于两端支架的正中间悬空;然后利用氢氧焰在无涂敷层的裸光纤处局部加温,在高温环境下,两端支架匀速左右拉动光纤向两端伸展使无涂敷层的裸光纤相互融合并正中间形成椎状,且同时以监控软件监控两根光纤输出端的插损值,直至其中一根光纤输出端在1310nm波长范围插损大于17dB,另外一根光纤输出端在1550nm波长范围插损也大于17dB时停止两端支架的移动;最后从支架上取出已经局部融合在一起的光纤,用石英管对其拉椎部分进行封装,上胶水固定,用光纤切割刀切断未波分的两根光纤中的任意一根,形成1X2波分复用器备用;将剩余两根已经剥好涂敷层的光纤拉椎、封装,上胶水固定,用光纤切割刀切断未波分的两根光纤中的任意一根形成另外一个1X2波分复用器备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纤接口三方向光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包针的制作方法,原材料选择304或者316不锈钢,制作成钢包针用插芯套管,插芯套管的外径与插针套内径松配设计,即插芯套管外径比插针套内径小0.05mm以内,用氧化锆粉体原料烧结成特征值为:外圆直径φ1.7±0.03mm,内孔直径φ0.115±0.03mm,同心度Φ0.05以下,长度1.5±0.3mm,顶端锥形,锥顶圆与轴形成角度6-9度的陶瓷米,用压接机将陶瓷米压接入钢包针的插芯套管中,陶瓷米与插芯套管采用紧配结合方式,即陶瓷米的外径比钢包针的内径小0-0.05mm范围;在钢包针内注满环氧树脂胶水, 然后将C、D、E端的光纤头用光纤剥纤钳剥去涂敷层插入钢包针,从钢包针入纤口穿入至钢包针上陶瓷米的出纤口穿出,使用光纤切割刀顺着陶瓷米锥顶圆方向切断光纤,送至烤盘上高温烘烤,在烘烤过程中逐步在钢包针的光纤穿入口处用环氧树脂胶补胶,直至干结,取下钢包针送至光纤研磨机上进行研磨,研磨完成后在端面检测仪、光干涉仪、光功率计检测设备上检测达到合格后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迈科通信信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迈科通信信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6163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