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力式试管马铃薯种薯精量播种机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061087.2 | 申请日: | 2009-03-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9647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05 |
| 发明(设计)人: | 廖庆喜;张猛;舒彩霞;田波平;黄海东;段宏兵;刘世顺;李继波;杨波;王福杰;林来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C9/08 | 分类号: | A01C9/08;A01C7/04 |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敏锋 |
| 地址: | 430070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力 试管 马铃薯 种薯精量 播种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中播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力式试管马铃薯种薯精量播种机,重点是解决试管马铃薯种薯的精量直播问题,亦可用于绿豆、大豆等其它球型中小粒径种子的精量直播。
背景技术
传统的马铃薯种苗以薯块为主,但是普通马铃薯块易感染多种病毒,导致薯块变小、畸形、种薯退化等;试管马铃薯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在组织培养条件下生产的脱毒种薯,体积小,无病原,贮藏运输方便,能够取代常规的种薯直接用于商品马铃薯生产。本发明所述的马铃薯即为试管马铃薯,形状为椭球形(与绿豆大小类似),种子直径为3-5mm,高度为3-6mm,表面带有芽坯,含水量大,为新鲜种薯。目前,国内试管马铃薯种薯种植仍以先人工溜种、撒播后间苗、定苗的传统种植模式为主,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另有一种能实现精量播种的半机械种植方法,是用特制设备在待播土地上按株距先做好大量的空穴,然后人工将马铃薯逐个放入空穴内、覆土,其操作流程繁琐,播种成本较高;机械化种植主要是直播方式,而国内当前专门针对试管马铃薯种薯设计的播种机尚未见诸报道,一般的传统马铃薯播种机械主要是采用装备链勺式排种器的条播机,播种量较大、播种有效种粒数随机性强,而且链勺式排种器本身在工作过程中主要对象是传统切片马铃薯种薯,种薯个头很大,不适应于试管马铃薯种薯的播种作业,难以实现试管马铃薯种薯的精量播种。因此,研发一种高效、节能、实用的试管马铃薯种薯精量直播机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播种精度更高,播种质量更好的试管马铃薯种薯精量直播机;该机采用集中式气力排种器实现气力吸种、软胶板刮种,无种子破损、漏播,同时完成多行播种作业;采用清洁能源——电能作为动力来源,无污染,噪声小;采用自走式行走方式,电动开关控制,操作方便,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
本发明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气力式试管马铃薯种薯精量播种机,有主机架1,副机架单元3,前轮8,后轮2,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电瓶支架单元4,导种管单元6,动力分离单元7和气压工作单元5;所述的主机架1中的第1主横梁9、第2主横梁11、第1主纵梁10、第2主纵梁12焊接为一体;第1主纵梁10和第2主纵梁12之间焊接有电瓶支架单元4,所述的电瓶支架单元4由电瓶支架组合13、电瓶15和逆变器14组成;主机架1的前方安装有导种管单元6,导种管单元6包括导种管17、导种支杆18、导种横梁16;所述的动力分离单元7由牙嵌式离合器组合19、动力分离链轮20、分离支杆21组成,分离支杆21分别垂直焊接在主机架1与电瓶支架单元4的上方;主机架1正下方垂直焊接有副机架单元3,副机架单元3由副机架组合22、负压机23、电机24和减速机25组成;所述的气压工作单元5包括集中式气力排种器27,导气管26,导气管26两端分别与负压机23和集中式气力排种器27连接,集中式气力排种器27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第1主纵梁10和第2主纵梁12的下方,所述的集中式气力排种器27包含有负压分配管28、左轴头29、吸种筒30、滚筒31、右轴头32,负压分配管28安装于滚筒31中间,左轴头29和右轴头32与滚筒31焊接,吸种筒30固定于滚筒31侧壁;所述的前轮单元8安装在第1主横梁9的前方;所述的后轮单元2安装在第2主横梁11的后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核心技术采用气力式排种能实现单粒精量播种,且对种芽的损伤减少,节约种子,提高种子利用率,能大幅减少后续间苗、定苗等田间管理工作。
2、本发明用一个集中式排种器代替了传统播种机的多个排种器单体,减轻了播种机质量,简化了播种机结构,便于安装调试与维护,节约了制造成本,有利于播种机的使用推广。
3、本精量直播机重播和漏播率低,种子破损率低,同时完成多行播种作业,工作效率高。
4、本精量联合直播机无污染,噪声小。
5、本精量联合直播机操作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主机架结构示意图。
图3:电瓶支架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4:导种管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5:动力分离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6:副机架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7:气压工作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8:集中式气力排种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农业大学,未经华中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610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走式棉杆联合收割机
- 下一篇:改进的电池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