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Na2O-CaO-SiO2系统平板乳浊玻璃及其浮法制备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60438.8 | 申请日: | 2009-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5667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7 |
发明(设计)人: | 郑伟宏;程金树;何峰;汤李缨;全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3C3/097 | 分类号: | C03C3/097;C03B18/02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崔友明 |
地址: | 430070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na sub cao sio 系统 平板 玻璃 及其 法制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乳浊玻璃,更具体的讲是涉及一种Na2O-CaO-SiO2系统平板乳浊玻璃及其浮法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乳浊玻璃色泽柔和,颜色纯正,白度高,是高档的建筑装饰板材。同烧结法微晶玻璃相比,乳浊玻璃内部不含气孔,吸水率非常低,不易滞留污垢。此外,乳浊玻璃能方便地进行切割及热弯等处理工艺,除能用作装饰材料外,还可制成各种形状的家具。目前,乳浊玻璃通常采用氟化物作为乳浊剂,如萤石、氟硅酸钠等。在熔制的过程中,氟化物不仅会严重侵蚀耐火材料,缩短窑炉寿命,而且会大量挥发,对工人的健康和工厂周围的环境产生巨大危害。为了防止产生氟污染,关键是要研制出无氟乳浊玻璃。专利申请号为200810014768.9,发明名称为“一种无氟环保乳浊玻璃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公开了一种无氟环保乳浊玻璃材料,此发明专利乳浊玻璃的原料需要引入碳酸锶、碳酸钡、碳酸锂、碳酸钾,其价格较贵,而且采用浇铸法进行成形,无法实现平板乳浊玻璃的制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而提出一种对环境无污染,且原料易得,成本低的Na2O-CaO-SiO2系统平板乳浊玻璃及其浮法制备工艺。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所采用解决方案为:一种Na2O-CaO-SiO2系统平板乳浊玻璃,其特征在于包含有SiO2、Al2O3、B2O3、CaO、MgO、Na2O、P2O5和澄清剂经混合制备而成,各原料的含量按质量百分比计为:
SiO2 60~75 Al2O3 0~4 B2O3 3~7 CaO 4~17
MgO 1~4 Na2O 6~14 P2O5 2~6 澄清剂 0.5~2。
按上述方案,优选的各原料的含量按质量百分比计为:
SiO2 63-72 Al2O3 1-3 B2O3 3-7 CaO 7-13
MgO 1-4 Na2O 9-11 P2O5 3-6 澄清剂 0.5-2。
本发明Na2O-CaO-SiO2系统平板乳浊玻璃的浮法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以下步骤:
1)将各原料按比例混合均匀,在玻璃熔窑中加热至1500℃~1550℃,熔化成玻璃液;所述的各原料的含量按质量百分比计为:
SiO2 60~75 Al2O3 0~4 B2O3 3~7 CaO 4~17
MgO 1~4 Na2O 6~14 P2O5 2~6 澄清剂 0.5~2。
2)将步骤1)所得玻璃液经澄清、冷却降温至1250℃~1180℃,通过流道将玻璃液引入锡槽中,采用浮法工艺进行成形,当温度为1160℃~1080℃时,即对应粘度值为102.7~103.2时进行抛光,得到乳浊玻璃带;
3)将步骤2)所得的乳浊玻璃带进行冷却,当乳浊玻璃带冷却至990℃~950℃时,即对应粘度为104.25~105.75,采用拉边机进行拉薄,控制玻璃带厚度为4~8mm;或当乳浊玻璃带冷却至980℃~830℃时,即对应粘度为104.25~105.75,采用石墨挡墙法进行堆厚,控制玻璃带厚度为12~14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604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