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果蔬信息物质及由其制备的溶液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059514.3 | 申请日: | 2009-06-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7408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1 |
| 发明(设计)人: | 刘兴艳;张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师范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N43/90 | 分类号: | A01N43/90;A01N43/16;A01N25/02;A01P21/00;A01P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0065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信息 物质 制备 溶液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从环境废弃物提取植物信息物质,在植物受到危害或衰老之前,人为地激活农作物的防御力,来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和提高其质量。同时也属于壳聚糖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水果营养丰富,是人们喜爱的休闲食品。医学专家研究表明,多吃水果的人患心脏病、癌症、中风及糖尿病的比例相对要小。然而,由于水果受自然的制约,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域性,这与一年四季人们对水果的消费需求形成了矛盾。而且,水果在采后由于受物理、生理和病理等因素的影响而损失严重,据调查,目前中国果蔬的采后损失率约为20%-30%。水果是具有生物活性的食品,要保持其鲜度和品质,必须抑制其微生物的繁殖和水果自身的生理活动。长期以来,人们主要采用化学保鲜剂对贮藏的水果保鲜,虽有较好的保鲜防腐效果,但很多化学合成物质对人体健康却有一定的不利影响,甚至出现致癌、致畸、致突变毒性。
近几年,天然保鲜剂以它独特的性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它主要来源于动、植物原料或矿物原料,以及微生物利用天然原料发酵的产物。天然保鲜剂的保鲜作用机理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1、含有抗菌活性物质,具有杀菌、抑菌作用;2、含有天然抗氧化物质,可延缓水果氧化过程,防止水果的氧化变质;3、在水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既可防止微生物侵入,又可通过隔氧,防止水果的氧化,延缓水果熟化过程,保持水果鲜度。而这些天然保鲜剂的应用都是在果实采摘后24小时内使用而使其贮藏保鲜。
近年来,植物分子生理学和生物学得到了迅速发展,发现植物可以看作是巨大的、有活力的信息网,它们之间只有通过密切的信息交换才能使植株在整体上进行物质和能量代谢,植物细胞和器官间的信号传导[以被Aducci P研究证实,并迅速成为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植物信号转换和传导是植物与外界,植物体内细胞间相互沟通的一种网络状态的媒介系统,是实现生命整体性的重要环节。当然,植物界信号传递的具体机构和途径会有所不同,其细节更会存在许多不同之处。
生物信息物质是存在于植物体内的具有生物学活性的一类有机物,在植物中的含量因植物种类和器官的不同而异。此类物质通常在韧皮部中运输,也可以在木质部中及细胞间隙运输。由于在生物活体的反应中,该类物质具有广谱的生理效应和很强的生物活性,且具有特有的生理适应性和安全性,能被生物完全降解而参与生态体系的自然循环。可以作为信号分子直接进入植物细胞,诱导植物发生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反应。
研究表明,实际上植物是有灵性、有感情的。当它们受到环境刺激的感应实际上是一系列复杂的信息传递,整个信号传递的过程分为3部分,即信号源、信号移动和信号靶。其实植物内部信息的传递方式,就像人和动物的神经一样。一是感知细胞对原初信号的感应,其后果产生“胞间信使”;二是胞间信使在细胞或组织间的传递并最终达到受体细胞的作用位点;三是受体细胞对胞间细胞信使的接受,传导和反应。
生物信息物质具有许多独特的生理功能和优点,其特异性较一般的植物激素强,可调节植物生长发育,诱导植物的抗性,提高作物的产量。用生物信息物质处理作物的方式主要有种子包衣、浸根和叶面喷施。据发明人所知,直到本发明完成之前,现有技术还没有涉及用生物信息物质直接对生长期果实部位处理方式的报道。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果蔬生物信息物质,它们通过信号分子可以在果实的细胞、组织、器官等不同水平上进行信息通讯。在植物受到危害或衰老之前,人为地激活农作物的防御力,来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和提高其质量。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发明公开的果蔬信息物质,主要由生物信息物质与生物杀虫剂组成。以质量份数计,生物信息物质与生物杀虫剂的比为200∶1~800∶1。
上述所说的生物信息物质是指具有多种功能的壳聚糖,它可以是市售的现有天然保鲜剂壳聚糖,也可以采用本发明制备的壳聚糖,即以由节肢动物外壳经酸浸脱除无机物,碱液煮脱除角质蛋白,用碱脱除乙酰基,分离、干燥制备的壳聚糖作为生物信息物质。所说的节肢动物优先选用虾或蟹。在制备壳聚糖的酸浸过程,所用的酸优先选用质量浓度不大于20%的盐酸,酸浸时间不少于12小时。酸浸时间的长短与酸的浓度有关。碱液沸煮过程所用的碱液优先选用质量浓度不大于40%的氢氧化钠溶液,沸煮时间不少于0.5小时。沸煮时间的长短与碱浓度有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师范大学,未经四川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95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