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保健桌面读写画板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59112.3 | 申请日: | 2009-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565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发明(设计)人: | 姚书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书银 |
主分类号: | A47B23/04 | 分类号: | A47B23/04;B43L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8300 四川省广汉***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健 桌面 读写 画板 | ||
1、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桌面的起保健作用的读写画板或画夹。
2、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桌面没有一种能开合的读写板,只有在有些地区的阅读室能见到桌面中部固定的是仰角的突出面。其不足之处是不能闭合放置为平面,不能在桌面上调节离人体远近的角度而不利于写字,不能随变摆放于任何桌面或拿走,及不能一物多用。
3、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放置于一切桌面上的,利于学生或职业读书写字绘画的人员的保健桌面读写画板,能够达到减少人类因读书写字绘画引起的腰、胫、眼的疾病,或能改变人类的读书和写字及绘画的姿势和习惯。
本发明是这样来实现的:在现有一块前板长40cm可正负,宽28cm可正负的板的一面的上部布面包接或绳线带连接或2块或3块活负用镙丝杆连接另一块后板长40cm可正负,宽27cm可正负,前板和后板的底部端面上沾接连接防滑条或吸盘,材料可以是纸板,层板,塑料板或金属板或其它材料板,后板外面的上端平行2-3个连接点上绳带线还连接有一块长40ccm,宽8cm可正负的付板,前板开启在台面与人面部形成的仰角是70度-15度,后板开启在桌面与人面部形成的仰角是大于73-23度,前后板底边上可以各钻2-3个孔,铆钉或丝杆连接有2个孔的斜角钢片或软塑片或布片,钢片的另一个孔丝杆连接固定在桌面上。前板底边向上1/3处近外侧边铆钉板连接一段长38cm可正负的绳线或带、绳线或带的另一端捆接连接一段长1.5cm直径0.1cm的塑条或其它条。后板底边向上至1/3处近外侧边铆接或钻接连接4个孔可正负。前后板内面沾接连接一块塑料薄模或是纸张成口袋状。后板外面沾接或线接一片塑料薄模或布形成袋形。从而构成保健台面读写画板。当把读写板开启放置于桌面或一切台面时,防滑条或吸盘能防止滑动,前板开启接触桌面形成的70-15度的仰角,方便写字绘画和阅读,把后板转向人面部时,73-18度的仰角,更利于阅读,而当后板在背面时,它的面上可以贴上开会成员的大名而开启时固定夹角的附板最利于写字。这样人的眼眼与书面和书写物及绘画处在最适宜的18度-55度之间,因此,眼睛不易成近视,这是因为我们的坐姿随着读写物与人眼睛角度的改变,而自然坐直,因此对痉锥病和腰疾及近视眼有预防作用,能达到保健的功能和改变人类读写姿势的目的。
4、附图说明
图是本发明的示意图
图中1前板 2后板 3活页 4防滑条 5附板 6后外袋
5、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在图中,在一块现有前板1,长40cm可正负,宽28cm可正负,厚根据材料确定的纸板层板或塑料板或金属板或其它材料板的一面的上部,2块或3块活页3丝杆连接另一块后板2,长40cm可正负,宽27cm可正负,前板1与后板2开启放置于桌面上时,成夹角90度左右。前板1开启放置于桌面形成向人面部的40度可正负的仰角。后板2与桌面形成的仰角大于45度。后板的上端2-3个连接点上绳线还连接一块长40cm,宽8cm的付板。前板开启在桌面与人面部形成的仰角是70度-15度可正负。后板开启在桌面与人面部的仰角是73度-18度。前后板与桌面接触的底面沾接连接防滑条,或软塑吸盘。前后板底边上可以各钻2-3个孔,铆钉或丝杆连接有2个孔的斜角钢片或软塑片或布片,钢片的另一个孔丝杆连接固定在桌面上。前板底边向上1/3处近外侧边铆钉板连接一段长38cm可正负的绳线或带、绳线或带的另一端捆接连接一段长1.5cm直径0.1cm的塑条或其它条。后板底边向上至1/3处近外侧边铆接或钻接连接4个孔可正负。前后板内面沾接连接一块塑料薄模或是纸张成口袋状。后板外面沾接或线接一片塑料薄模或布形成袋形。在前板1和后板2与桌面接触的底部端面沾接防滑条或吸盘4构成保健桌面读写板。在应用时,能多角度调节前板1利后板2与人体的位置距离,在用于写字前,前板1和后板2闭合,再打开附板5即可。不用时,闭合平放于桌面上或带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书银,未经姚书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91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