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焊接防飞溅液及其使用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059016.9 | 申请日: | 2009-04-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3183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16 |
| 发明(设计)人: | 吕登凤;孙松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9D1/00 | 分类号: | C09D1/00;B23K3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0000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焊接 飞溅 及其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涂料,特别涉及一种焊接防飞溅液及其使用的方法。
背景技术
焊接施工是现代工业中应用极为广泛的一种工艺。例如:海洋船舶、铁道交通、石油化工、锅炉容器、水工金属设备、五金建筑等,到处都有焊接的场合。
焊接时,焊条与被焊金属钢材接触,焊条、希望被连接的两块金属(又称母材),三者在局部范围内熔化,其混合体常常会有外界气体或混入的非金属夹杂物释放的气体,因大电流产生弧光高温,又因急剧升温而爆发,在一片啪啪的响声中将一些液态金属抛向空中,它们因高温而发亮,四处飞散,形成所谓的“焊花”。“焊花”是焊接时产生的飞溅物。“焊花”一接触母材,即把热量传给母材,使母材在接触点迅速熔化,飞溅物与母材液态相混,冷却后即牢牢地粘在母材表面。这三者的液态金属在范德瓦尔斯力、液态表面张力、分子化学亲和力、分子热运动等扩散力的作用下,迅速熔为一体,中部以焊条金属为主。冷却后,母材牢牢“粘”在一起,达到焊接目的。当焊花一接触母材金属钢板时,把热量传给母材,使母材在接触点迅速熔化,飞溅物与母材液态相混,冷却后即牢牢粘在其上了。
上述飞溅物在焊接时多的惊人,它使焊缝两旁布满密密麻麻的麻点,麻点的直径为0.1-5mm不等。为保证焊接质量,防止因焊缝断裂而造成质量事故,必须按照相关的行业标准对焊缝内部质量的要求,对焊缝内部进行超声波检查。检查用的超声波一般采用横波,从焊缝两旁的母材表面射入,然而焊接时溅落在焊缝两侧的飞溅物使超声波探头无法放置,检查工作无法进行。
目前,工业上除飞溅物的方法一般是使用砂轮打磨。但是打磨是一项重体力劳动,清除起来费工、费时、费体力,劳动效率不高。特别是打磨仰面部位,不仅要举起沉重的砂轮机,还要忍受粉尘的侵害。更为严重是最后打磨的效果也不尽人意,不但磨伤了母材,钢板表面也磨的坑坑洼洼、毛糙不平。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焊接防飞溅液,解决了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焊接防飞溅液,由石墨粉和水组成,其中石墨粉:20~30%,水:70~80%。
其使用方法为将石墨粉和水按比例混合,拌至均匀后,涂刷在焊缝两侧各80mm宽度范围内,涂刷区域母材表面干燥后即可进行焊接。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焊接防飞溅液,在焊接施工前涂刷在焊接焊缝两旁的母材表面,由于石墨粉具有耐高温的特性,在母材表面形成隔离层,焊接时阻隔焊花和母材的粘附。当温度较低的小颗粒焊花溅落时直接被阻隔,当场滚落。当部分温度较高的大颗粒焊花溅落时,由于石墨耐高温,不会形成熔化状态,冷却后各自分离,只要轻轻一扫,就能清除。
从而免去了用砂轮打磨清除焊接飞溅物的办法,不仅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免去了粉尘危害,保证母材表面平整,有利于超声波探伤检测,保证了无损检测的可靠性。且使用方法简单,价格低廉。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按重量百分比取原材料,石墨粉20%,水80%。混合拌至均匀,用毛刷涂刷在焊缝两侧80mm宽度范围内,待涂刷区域母材表面干燥后即可进行焊接。
实施例2:
按重量百分比取原材料,石墨粉30%,水70%。混合拌至均匀,用毛刷涂刷在焊缝两侧80mm宽度范围内,待涂刷区域母材表面干燥后即可进行焊接。
实施例3:
按重量百分比取原材料,石墨粉25%,水75%。混合拌至均匀,用毛刷涂刷在焊缝两侧80mm宽度范围内,待涂刷区域母材表面干燥后即可进行焊接。
经力学实验和无损检测证明,本发明的防飞溅液对焊缝质量不构成有害作用。通过使用和不使用本发明的试样进行对比,焊缝的机械强度没有变化,也不额外产生气孔、夹渣、没融合、没焊透等缺陷。而由于母材表面有石墨形成的隔离层,从而彻底解决了焊接中飞溅液所造成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90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协同效应改性大豆蛋白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电子动能辐射推进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