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绿茶制作新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58996.0 | 申请日: | 2009-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618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0 |
发明(设计)人: | 齐桂年;蒋华荣;陈盛相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桂年;四川香叶尖茶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25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绿茶 制作 新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叶的加工方法,确切地说涉及一种用春茶粗老原料或夏秋茶原料制作绿茶的新工艺。
背景技术
绿茶中含有大量的如茶氨酸、儿茶素、茶多酚、咖啡碱和叶绿素等天然物质成分,对防衰老、降血糖血脂、防口臭、杀菌、消炎等均有特殊疗效,且其具有香高、味醇、形美、耐冲泡的特点,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绿茶根据采收季节分为春茶、夏茶、秋茶。春茶含有己烯醛、戊烯醇等有青香气或清香的物质,并含有具新茶香和花香的正壬醛、己烯乙酸酯、二甲硫、沉香醇、香叶醇等;而夏茶的蛋白质及对绿茶汤色起重要作用的黄酮类低于春茶,多酚类及其组分中酯型儿茶素的含量高,氨基酸、果胶物质含量较低,使酚/氨比值增大,所做的绿茶香气低,滋味苦涩,品质差;秋茶中含较多的苯乙醇、苯乙醛、醋酸异戊酯等具花香的成分。夏秋茶虽然占茶叶总产量的一半,但许多茶叶加工企业为高额利润只采收春茶的细嫩原料来做成高档名优茶,放弃利用春茶粗老原料或夏秋茶原料制作绿茶,没有充分发挥茶叶原料的潜质;而现有的春茶粗老原料或夏秋茶原料的制作工艺包括鲜叶采摘、杀青、揉捻、整形、精选、干燥、成品,它加工春茶粗老原料或夏秋茶原料的效果不理想,其原料内多酚类及其组分中酯型儿茶素的含量高,氨基酸、果胶物质含量较低,相对春茶的细嫩原料,使酚/氨比值增大,从而使其滋味平淡略带苦涩,香气平淡,进而影响茶叶的档次和经济价值。因此如何改善现有的春茶粗老原料或夏秋茶原料制成的绿茶成品的滋味和香气,成为加工好春茶粗老原料和夏秋茶原料的主要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用春茶粗老原料或夏秋茶原料制作绿茶的新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绿茶制作新工艺,由以下步骤组成:茶叶原料经日晒、搅拌、杀青、揉捻、整形、精选、干燥、散热后精制成成品;
所述的茶叶原料为春茶粗老原料或夏秋茶原料;
所述日晒是将春茶粗老原料或夏秋茶原料平均分摊在竹匾上,日晒温度为30℃-40℃,日晒时间为10-30min,并在该范围内日晒时间视阳光强弱而定,当阳光强时日晒时间则短,反之弱时则长。日晒的同时也得经常观察鲜叶的变化,以决定鲜叶日晒的程度。气温过高则需加盖黑网,以免晒伤鲜叶而变成老叶。日晒使叶子在光化学作用促进糖的积累和转化,在紫外线的作用下,亦会促成芳香物质的转化,利于消除青气,形成优良的茶香;
所述搅拌是将经过日晒的春茶粗老原料或夏秋茶原料移至室内1-2h后开始搅拌,室温为22-27℃,相对湿度为75-85%,搅拌是促成梗中水份及其所含的可溶性物质逐步向叶子输送,以利提高叶子的香气,而且搅拌后的叶子在放置过程中,通过适当叶片水分气化,也促成相应的物质转化,以散失青气,形成良好茶香。同时促进其叶内的物质转化,主要是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淀粉分解成单糖和茶多酚的转化,其三者相互作用的生成物,对消除苦涩味,产生优良茶香具有重要作用。鲜叶经过日晒、搅拌两个工序,促进叶内物质转化。通过日晒、搅拌,可以将鲜叶加工成香气清扬,滋味甘醇滑润的绿茶成品。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工艺加工的绿茶在香气、滋味上都优于现有的绿茶。用本工艺加工的绿茶的香气清扬,滋味甘醇滑润,外形自然弯状或螺状,色泽绿润,汤色绿亮清澈。
2、本发明工艺加工的绿茶基本不丢失茶叶的有效成分,还可以增加内含物的种类和数量。日晒、搅拌促进鲜叶内物质的转化,从而使茶叶中内含物种类和数量增加。
3、本发明工艺可以提高由粗老原料制成的春茶、夏秋茶的经济价值,因为鲜叶经日晒、搅拌后再加工不仅不会影响茶叶的品质,还可以降低由粗老原料制成的春茶、夏秋茶的苦涩味和提高它们的香气,茶叶价格比传统绿茶的价格要高出10多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发明的茶叶原料采用春茶粗老原料、夏秋茶原料,以对开略存点芽尖或芽头细弱的一芽二、三叶鲜叶为标准,然后直接进行加工。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桂年;四川香叶尖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齐桂年;四川香叶尖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89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藿香茶饮料
- 下一篇:一种间作条件下的杏树栽培节水节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