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古建筑专用阻燃液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058615.9 | 申请日: | 2009-03-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0889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9 |
| 发明(设计)人: | 覃文清;李风;戚天游 | 申请(专利权)人: | 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09K21/14 | 分类号: | C09K21/14;C09K21/10;C09K21/12 |
| 代理公司: | 成都立信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 立 |
| 地址: | 610036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古建筑 专用 阻燃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火阻燃技术领域,特别是用于对古建筑内外建筑材料、装饰材料、织物、 纸品和木材等进行防火保护的专用阻燃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中华民族5000年的历史文明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化,历史上各个朝代遗留下来大量的各 种古建筑。这些古建筑具有很高的精神价值、文化价值和实用价值。因此,加强古建筑的保 护、确保古建筑的安全,其意义非常重大。
古建筑受历史条件所局限,并且建造年代久远,因而普遍存在着大量的安全隐患,其中, 火灾首当其冲。古往今来,我国大量的古建筑毁灭无存的历史事实证明:火灾是古建筑的大 敌,尤其我国古建筑以木结构建筑为主,火灾的危害是毁灭性的。
在现代建筑中,为了防火安全,力求以不燃性或难燃性的材料取代可燃性材料。而古建 筑物中存在大量的易燃材料,如寺庙殿堂等处一般都存在有大量的经幡、哈达、宝塔伞、唐 卡、幔帐等极易燃烧的织物,以及一些装饰性织物如坐垫、布帘等等,另外,寺庙内还保存 有大量经书等纸品。这些都是引发火灾的危险物质,对其进行阻燃处理,是预防火灾发生的 有效措施。
在现有的阻燃技术处理中,对已经装修成型的可燃、易燃材料进行现场阻燃处理,可以 在其表面涂饰阻燃涂料、阻燃漆或者使用阻燃剂。前二者中,阻燃涂料多为膨胀阻燃型,阻 燃漆目前品种较少。阻燃剂往往制成水溶液、水乳液或水分散体形式,只要被处理材料表面 成微孔状、具有一定吸附能力,如纸张、织物、木材等,均可以采用阻燃剂进行浸渍、涂覆 和喷雾等处理,这是一种目前非常便利和有效的方法。
由于古建筑多数具有文物性质,或者由于宗教和民族习俗的缘故,对这些材料进行阻燃 处理,必须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也即对这些材料进行阻燃处理,必须使其保持原有的 的外观形貌。针对前述要求,现有的阻燃技术处理存在主要如下问题:
1.如采用表面涂饰阻燃涂料,对于古建筑的外观形貌存在明显影响,而且不适用于 对古建筑物中的易燃材料,包括织物、纸品和木材等的保护,同时操作施工也极 为不便;
2.如采用传统的阻燃剂,除对古建筑中的建筑材料、装饰材料、织物、纸品和木材 的外观形貌存在一定影响外,阻燃效果也难于达到防火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传统阻燃技术难以在不影响古建筑内外建筑材料、装饰材料、织物、纸 品和木材的外观形貌的前提下实现可靠安全的防火保护等技术问题,以提供一种不影响古建 筑中的建筑材料、装饰材料、织物、纸品和木材的外观形貌、可靠安全、防火阻燃性能优良、 施工方便的古建筑专用阻燃液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古建筑专用阻燃液,含有如下重量份的组分:
甲醛(37%水溶液) 150~170
三聚氰铵 50~70
尿素 20~35
水溶性聚磷酸铵 3~6
羧甲基纤维素 10~18
渗透剂 4~8
水 250~350
本发明的古建筑专用阻燃液,其中所述的渗透剂为阴子型渗透剂。。
本发明的古建筑专用阻燃液,其中所述的渗透剂为渗透剂T、渗透剂OEP-70、渗透剂 AEP、渗透剂JFC-M中的任意一种,或二者任意比例的混合物。
本发明的古建筑专用阻燃液的制备方法,由如下步骤构成:
a)加入按重量份计的甲醛,调整pH值至7.5~9.0,边搅拌边加入三聚氰胺,升温至 75~85℃,反应1~4小时;
b)当上述溶液变澄清透明时,冷却至室温,加入按重量份计的水、尿素、水溶性聚 磷酸铵、羧甲基纤维素、渗透剂后搅拌均匀;
c)调节上述溶液体系pH值至6.5~7.5,即得成品。
本发明的古建筑专用阻燃液的制备方法,其中上述步骤(a)和步骤(c)中采用三乙醇胺调 节溶液pH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未经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86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