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降解的血管支架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058554.6 申请日: 2009-03-10
公开(公告)号: CN101496910B 公开(公告)日: 2017-06-23
发明(设计)人: 黄楠;冷永祥;朱生发;杨苹;孙鸿;王进;陈俊英;万国江;景凤娟;赵安莎;熊开芹;游天雪;吴熹 申请(专利权)人: 成都西南交大研究院有限公司;成都交大麦迪克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L27/30 分类号: A61L27/30;A61L27/58;A61F2/82;A61L27/04
代理公司: 成都博通专利事务所51208 代理人: 陈树明
地址: 610225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降解 血管 支架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一种用于人体心、脑血管的可生物降解的血管支架。

背景技术

1977年,在国外开始了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的应用,它将球囊导管经股动脉送达冠状动脉病变部位,加压使球囊充盈,使血管的狭窄部位内径增大从而改善心肌供血。然而,PTCA术后血管的再狭窄发生率超过50%。将球囊导管代之以由不锈钢、钴合金或镍钛合金制成的金属血管支架后,血管的再狭窄率下降为20-30%。2003年以来,表面涂覆高分子药物释放涂层的药物洗脱型血管支架(Drug eluting stent,DES)的临床应用使血管的再狭窄率降到10%左右,被视为冠心病介入治疗技术的里程碑。但是以上这些金属支架,均不可降解,将在血管中长期存留,作为异物的支架与血管组织之间存在力学性质上很大的差异,可能引起血管的慢性损伤,后期可造成血管中层萎缩、动脉瘤形成及反应性的内膜增生,最终还是可能会导致血管再狭窄的发生,从而限制了再狭窄率的进一步降低。另外,对于未成年人,植入尺寸固定的血管支架不能满足患者在发育中动脉血管逐步增大的需要也会形成狭窄。同时,金属支架还存在不锈钢、钻合金、镍钛合金中的有害离子的长期释放问题。

理想的血管内支架在植入患者血管的病变部位后,应该在适当的时间(通常为3-6个月)内给予病变的血管以足够的机械支撑力,同时释放药物对病变血管以治疗作用,并可在完成治疗作用(6个月)后,血管支架被逐步降解吸收,从而减少对人休血管的损害,防止再狭窄的发生。为此,近几年可降解的高分子聚合物支架引起较多关注,如聚乳酸支架,其降解产物对机体和局部血管无毒性,在体内可被水解并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呼吸排除体外,是已被美国FDA批准上市的生物材料。最近完全生物降解高聚物的支架的数据也有所报道,这些高聚物溶解时可释放药物。H.Tamai等将25只聚乳酸支架置入15名患者心血管,表明6个月再狭窄率与不锈钢支架相当。可降解高分子血管支架材料的缺点是:一、与金属支架在材料的强度、变形行为等方面较大的差别,研究表明高分子可降解材料力学性能不够高,为了达到相同的支撑力,聚乳酸支架的厚度几乎需要两倍于不锈钢,对血流可产生阻碍作用。二、高分子血管支架难以充分膨胀,需要进行加热,因而容易对血管壁造成损伤。三、高分子可降解材料回弹率较高、支架在体内可视性差、造影困难,难于对其进行医学观察。四、高分子可降解血管支架所需的递送系统与已经临床广泛应用的金属支架递送系统的不同,也影响临床应用。因而发展可降解金属血管支架成为现阶段血管支架的一个重要方向。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西南交大研究院有限公司;成都交大麦迪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西南交大研究院有限公司;成都交大麦迪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85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