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神经行为测试评价系统的运行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057601.5 申请日: 2009-07-15
公开(公告)号: CN101953678A 公开(公告)日: 2011-01-26
发明(设计)人: 徐黎明 申请(专利权)人: 徐黎明
主分类号: A61B5/00 分类号: A61B5/00;A61B19/00
代理公司: 上海明成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2 代理人: 成春荣;竺云
地址: 200135 上海市***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神经 行为 测试 评价 系统 运行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使用计算机系统进行神经行为检测评价的领域,特别涉及神经行为检测评价中削弱学习效应的技术。

背景技术

神经行为毒理学(Neurobehavioral Toxicology)是毒理学和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它的发展目标是,“借用”实验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行为科学,以及神经生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编组足以反映不同类型神经行为功能状况的理论和状态的“测试组合”(test battery),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手段,研究环境中不良因素,特别是神经化学毒物,对人体神经功能、心理状态及劳动能力的影响。神经行为检测评价技术则是神经行为毒理学中用于开展神经行为功能状态调查和分析的重要技术手段。神经行为检测评价技术中的某些方法起源于心理测量学(psychometry),但是经过几十年不断的研究和发展,目前神经行为检测评价技术已经成为一门相对独立和完整的技术,并且在预防医学、临床医学以及军事医学等领域得到了较为普遍的应用。

从生物学角度讲,行为(behavior)是指从外部可察觉到的有适应意义的活动。不仅包括身体的运动(如奔跑、攻击),还包括静止的姿势。某些动物通过体色的改变(为了更好的隐蔽)和展现身体某些特殊的标志或发出特殊的叫声(以吸引异性)等都属于行为的范畴。

对于人类而言,行为主要分为两大类:本能行为和社会行为,前者是指先天遗传的,不经学习即可出现的典型、刻板、定型的行为模式,并且是有目的的指向性行为,如摄食、饮水、防御、性、睡眠、母性行为和好奇等。后者是指同种动物所激起,以对同种的其他成员有影响的行为,如家庭、学校、团体、医疗、健康行为、人际交往行为、领导与随从、侵略与攻击等。除此以外,人类的情感也属于行为范畴,如喜、怒、哀、乐等,它只是行为的另一种表现形式。神经行为毒理学更关注本能行为。

机体的行为受中枢神经的控制,当机体受到内、外环境中某些因素的刺激后,经中枢神经系统整合、加工,并成为协调的运动性输出,或者储存在中枢神经系统内成为学习、记忆的神经基础。这种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由机体内外各种感觉神经系统接受信息,并通过中枢神经系统整合、加工,并发出各种动作指令,直至最后完成这一指令的过程被称之为神经行为。而这一过程的强、弱和准确与否就是神经行为能力。神经行为检测通过对这种反应过程的描述,以及依据这种反应过程中的某些细微变化来判断神经系统的异常改变,并进一步研究和分析导致这一改变的原因。

早期的神经行为检测评价大多是一些针对某个神经行为功能的单项目的评价方法,如视反应时、听反应时和听数距广度等。上个世纪60年代初,芬兰职业卫生研究所心理学家Haninnen率先编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套用于有机溶剂接触者行为功能评价的神经行为测试组合,并于1979年编撰成册,取名为《用于毒物-心理学研究的行为测试组合》(Behavioral Test Battery forToxic-psychological Study)。198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专家在经过反复研究后推出了一套最基本的神经行为核心测试组合(NeurobehavioralCore Test Battery,NCTB)。该测试系统具有耗费低、方法简单、易接受、文化背景影响较小等优点。早期的神经行为检测评价基本上都是采用手工测试,由于主试者在掌握测试评价技术上的差异,致使不同主试者之间检测结果的可比性相对较低。上个世纪80年中期美国神经毒理学家Baker和Letz通过与计算机专家合作开发出了世界上首套计算机化神经行为测试评系统(Computer-admistered Neurobehavioral Evaluation System,NES),使神经行为测试实现了程序化、规范化和记录的自动化,从而使神经行为检测结果可信度有了很大的提高。

现有技术中,受试者在使用神经行为测试系统时,如果以前没有用过这个系统,通常会预先学习一下使用方法,然后直接进入正式的测试。

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在实际测试过程中一个人的神经行为能力可以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对测试方法的理解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由于对测试方法的理解程度不同,往往会产生学习效应。所谓学习效应,就是测试的次数越多,测试结果越好。由于学习效应的存在,会降低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如果通过多次测试来削弱学习效应,则每一个受试者使用计算机神经行为测试系统的时间会成倍地增加,计算机系统的负担会比较重。

发明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黎明,未经徐黎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76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