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型人工湿地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57323.3 | 申请日: | 2009-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988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1 |
发明(设计)人: | 王丽卿;季高华;谢平;范志锋;卢子园;郑小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生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3/34;C02F3/30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51 | 代理人: | 王法男 |
地址: | 2013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型 人工 湿地 系统 | ||
1.一种复合型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设在连接至少一个面源污染受纳水体的区域内,包含人工设置的潜流湿地和表面流湿地,该潜流湿地位于各面源污染受纳水体的近端,在该潜流湿地远离面源污染受纳水体的一端设有所述表面流湿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流湿地的附近设有排灌站,该排灌站通过输水管线与该表面流湿地相连通,用于抽取经人工湿地净化过的清洁水作为灌溉水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型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灌站运行时,面源污染受纳水体中的污水在该复合型人工湿地系统内的流向是先经潜流湿地,再经表面流湿地后,由排灌站抽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型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灌站停止运行时,面源污染受纳水体中的污水依靠潜流湿地附近设置的动力提升装置,实现在该复合型人工湿地系统内的单向流动,从该面源污染受纳水体流向另一水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型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型人工湿地系统设在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表面水利联系的面源污染受纳水体的区域内,包含人工设置的潜流湿地和表面流湿地,该潜流湿地位于各面源污染受纳水体的近端,在该潜流湿地远离面源污染受纳水体的一端设有所述表面流湿地,形成以该表面流湿地为中心,其两侧分布潜流湿地的复合型人工湿地系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潜流湿地包括垂直流潜流湿地和水平流潜流湿地,其分布从面源污染受纳水体到表面流湿地依次为垂直流潜流湿地、水平流潜流湿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至少一个面源污染受纳水体的区域的沿岸种植有沉水植物,以构成沉水植物净化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潜流湿地的种植植物包括美人蕉、千屈菜、石菖蒲、黄花鸢尾、旱伞草中的一种或任意两种以上组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流湿地的种植植物包括芦苇、水葱、香蒲中的一种或任意两种以上组合。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合型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水植物包括苦草、轮叶黑藻、伊乐藻、金鱼藻中的一种或任意两种以上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生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生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732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防爆结构的电池盖板组件
- 下一篇:一种OLED封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