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封堵体腔中障碍物的方法及其封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57068.2 | 申请日: | 2009-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5434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14 |
发明(设计)人: | 陈明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英诺伟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02 | 分类号: | A61F2/02;A61B17/12;A61B17/221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法男 |
地址: | 201201上海市浦东新区张***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封堵 体腔 障碍物 方法 及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体腔中障碍物封堵的医疗器械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体腔中障碍物的固定和移除的体腔封堵装置。
背景技术:
输尿管结石是泌尿外科常见病,而90%以上输尿管结石是在肾内形成而降入输尿管中。输尿管结石临床表现不一,平时可无明显症状,当结石嵌顿在肾盂输尿管交界处发生梗阻时或结石在输尿管内运动,就会产生绞痛。绞痛常常突然发生,疼痛剧烈,并向背部、下腹部和会阴部放射,形成放射痛,同时伴有血尿及恶心或呕吐等胃肠道症状。结石合并感染时有发热、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加重时可致肾盂积水,甚至肾功能受损而导致肾功能衰竭。输尿管结石与输尿管长期卡压时,可刺激输尿管产生恶性程度很高的鳞癌。目前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方法主要有保守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输尿管镜碎石(URL),经皮肾镜术(PCNL)。
1977年Goodnm等首先报道将输尿管镜应用于碎石,由于其具有损伤小、恢复快、可反复操作、清石效率高等优点,目前URL已经成为治疗输尿管结石的常用手术方法。URL主要是在电视监视下采用开放灌注、或先插入导丝或输尿管导管作引导等方式,将输尿管镜推入到输尿管,见到结石后,如果结石较大,则采用碎石器械进行碎石,碎石时用灌注冲洗的方式保持视野清晰。碎石器械包括液电、超声、气压弹道(PL)、电子动能(EKL)和激光(LL)等。
URL治疗方法虽然有诸多优点,但它也存在不足,由于梗阻上方输尿管扩张及灌注的冲洗作用,碎石过程中碎片、输尿管上段近肾盂处结石极易进入肾盂和肾盏,导致碎石失败或肾内残石形成。为了减少URL手术时结石的上移,目前经常结合套石篮进行碎石和取石。套石篮的工作原理如下:套石篮可穿过结石,打开网篮将结石捕获,然后收网,将结石固定,如果结石较小,则将结石直接拉出,如果结石较大,采用碎石器械将其击碎,然后将碎石片用套石篮一个一个部分或全部取出,或等待碎石自行排出体外。套石篮虽然可以部分解决结石固定和取石等问题,但套石篮一般一次只能捕获一颗结石,多次取石手术时间长;套石篮为网状结构,它的网眼直径一般在1mm以上,对于尺寸小于网眼直径的结石容易漏网;在处理嵌顿的结石时,盲目地用取石篮取石,可能会造成输尿管穿孔;过大的结石用网篮套石而强行拉出可能造成输尿管撕裂;网篮的金属丝可能会被激光打断。
中国发明专利CN200810101819公开了“一种泌尿系取石装置”,由一根医用高分子材料制成的管子组成,管子的两端互为相反方向朝内弯曲成圆圈状,形如猪尾巴,弯曲成圆圈状的两端管壁上有3-5个侧孔,直径为0.1-0.8mm,管子的中段有10-20个串珠状膨大的小篮,是在管子的四周壁上等开四个口子制成的。管子的下端有输尿管膀胱标记点,管子的上端有肾脏标记点,管子的最上端为渐细的锥形管状;由于其特殊的串珠状可膨大可收缩的小篮,比现有的单一套石篮大大提高了取石的成功率,不会出现结石套住后又脱落的现象;全程串珠状结构,对输尿管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使输尿管不会被结石堵住,肾脏内尿液能够顺利达到膀胱。但该器械套石还是很繁琐,需要将结石一个一个套住,且不能用于碎石时完全阻止结石上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封堵体腔中障碍物的封堵装置,本发明通过设置一种专门的体腔封堵装置对体腔中的血栓、结石等障碍物进行封堵固定,然后可以根据具体需要将其移除出体腔,结构小巧,操作简单,方便高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体腔封堵装置,包括一导丝、一导管、一封堵物,所述导丝一端穿过导管及封堵物腔体,所述封堵物远端与导丝固定,牵拉导丝近端,展开的封堵物被轴向压缩,形成栓状封堵物,所述封堵物为扁平的膜状封堵物,所述封堵物近端与导管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封堵物在未牵拉导丝近端前,部分或完全暴露在导管外。
进一步地,所述封堵物远端设有先导端,所述先导端为延长的导丝外披覆一层聚合物夹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英诺伟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英诺伟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70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