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带钢板形控制的凸度可变工作辊辊形的形成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056781.5 | 申请日: | 2009-08-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922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30 |
| 发明(设计)人: | 魏圣明;张清东;白云武;白剑;王骏飞;文杰;吴彬;戴杰涛;彭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1B37/30 | 分类号: | B21B37/3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和万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0 | 代理人: | 刘立平 |
| 地址: | 2019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钢板 控制 可变 工作 辊辊形 形成 方法 | ||
1.一种用于带钢板形控制的凸度可变工作辊辊形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度可变工作辊辊形曲线由三部分构成:
(1)主承载区:在带钢宽度范围内,[-B/2,B/2],其中B为最大板宽,定义为主承载区;
(2)过渡区:支持辊边部到带钢边部的范围,[-LB/2,-B/2]和[B/2,LB/2],过渡区的辊径比主承载区辊径小,其中LB为支持辊辊身长度;
(3)减压靠区:工作辊边部到支持辊边部的范围,[-LW/2,-LB/2]和[LB/2,LW/2],其中LW为工作辊辊身长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带钢板形控制的凸度可变工作辊辊形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主承载区:R1(x)=A12x2+A14x4+A16x6+A18x8+…
过渡区,左右两部分对称:R2(x)=A20+A22x2+A24x4+A26x6+A28x8+…
减压靠区,左右两部分对称:R3(x)=A30+A32x2+A34x4+A36x6+A38x8+…
式中:
R1(x)、R2(x)、R3(x)为辊形函数,
A12、A14、A16、A18、A30、A32、A34、A36、A38为多项式系数,
x为距离辊身中点的距离,在-1~+1范围;
其中各系数的范围如下:
A12:[10,30] A14:[-5,15] A16:[60,120] A18:[400,700]
A20:[0,4] A22:[0,10] A24:[-5,15] A26:[400,800]
A28:[-5,10] A3:[0,4] A32:[-10,10]
A34:[20,80] A36:[50,150] A38:[450,85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带钢板形控制的凸度可变工作辊辊形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承载区在0-50μm范围,所述过渡区在50-200μm范围,所述减压靠区在200-800μm范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带钢板形控制的凸度可变工作辊辊形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辊形曲线的凸度,即辊身边缘与辊身中点的半径差应大于0.8mm,小于1.4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678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梯轿厢立柱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曳引式家用电梯的布置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