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多功能耳机插座的移动终端电路及其实现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56195.0 | 申请日: | 2009-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264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13 |
发明(设计)人: | 伍威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闻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H01R13/66;H01R13/70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 晶 |
地址: | 200001上海市黄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多功能 耳机 插座 移动 终端 电路 及其 实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多功能耳机插座的移动终端电路及其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进步,移动终端不断向轻薄化发展,大多移动终端都留有耳机口和数据口。很多移动终端采用了单独的耳机插座和数据接口插座,占据了PCB(电路印刷板)很大的空间,对轻薄化不利,同时也浪费了成本。还有一些移动终端采用了自己独特的耳机口数据口二合一的插座,这样每个厂家定义都不一样,每个厂家设计的结构形状各不相同,故不利于标准化的实现,浪费了资源。
所以迫切需要提供一种标准化的接口,来实现耳机和数据线的接口共用,比如利用标准的耳机插座来实现这种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多功能耳机插座的移动终端电路及其实现方法。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多功能耳机插座的移动终端电路,包括:
基带处理器,用以控制所述电路的各单元进行信号传输;
耳机插座,与所述移动终端的耳机插头和数据线插头匹配;
模拟开关单元,其输入端连接所述基带处理器,输出端连接所述耳机插座,用以对所述基带处理器与所述耳机插座在耳机信号传输通道和数据线信号传输通道间进行切换;
数据线检测单元,用以检测数据线插入所述耳机插座时发生的信号,若检测到,则所述基带处理器控制所述模拟开关单元切换至所述基带处理器与所述耳机插座的数据线信号传输通道。
所述模拟开关单元包括三组模拟开关,第一组模拟开关分别连接所述基带处理器和所述耳机插座的左听筒弹片,第二组模拟开关分别连接所述基带处理器和所述耳机插座的右听筒弹片,第三组模拟开关分别连接所述基带处理器和所述耳机插座的麦克弹片。
所述数据线检测单元包括连接在所述基带处理器和耳机插座之间的电平转换芯片,用以将所述数据线插入所述耳机插座时发生的电平信号转化为中断信号并输入所述基带处理器。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实现移动终端多功能耳机插座的方法,所述方法基于移动终端的基带处理器控制,包括:
a、使所述移动终端的耳机插座与所述移动终端的耳机插头和数据线插头匹配;
b、建立所述基带处理器和耳机插座的耳机信号传输通道和数据线信号传输通道;
c、检测所述耳机插座是否插入所述移动终端的耳机或数据线,若检测到,则适时将所述移动终端切换至所述耳机信号传输通道或数据线信号传输通道,进行耳机信号或数据线信号的传输。
所述步骤c通过模拟开关实现所述耳机信号传输通道或数据线信号传输通道的切换。
所述模拟开关有三组,第一组模拟开关分别连接所述基带处理器和所述耳机插座的左听筒弹片,第二组模拟开关分别连接所述基带处理器和所述耳机插座的右听筒弹片,第三组模拟开关分别连接所述基带处理器和所述耳机插座的麦克弹片。
所述步骤c中检测数据线是否插入耳机插座是通过电平转换芯片实现,所述电平转换芯片连接在所述基带处理器和耳机插座之间,用以将所述数据线插入所述耳机插座时发生的电平信号转化为中断信号并输入所述基带处理器。
采用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具有多功能耳机插座的移动终端电路及其实现方法,其包括的耳机插座,与所述移动终端的耳机插头和数据线插头匹配;并通过模拟开关单元,对所述基带处理器与所述耳机插座在耳机信号传输通道和数据线信号传输通道间进行切换;当本发明所述的数据线检测单元检测到数据线插入耳机插座时,所述基带处理器控制所述模拟开关单元切换至所述基带处理器与所述耳机插座的数据线信号传输通道。本发明利用标准化的耳机插座,实现了移动终端的耳机和数据线共用标准化接口的功能,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耳机插入耳机插座的侧面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移动终端电路一实施例的电路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闻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闻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61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持装置的内建脚架结构
- 下一篇:等流速高效热管式空气预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