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敏式光控灯座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55746.1 | 申请日: | 2009-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308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0 |
发明(设计)人: | 丁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西艾爱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33/22 | 分类号: | H01R33/22;H01R33/95;H05B3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京沪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沈美英 |
地址: | 200949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敏 光控 灯座 | ||
1.一种热敏式光控灯座,由外壳(1),由端盖(2)、电极(3)和灯头螺口(4)构成的安装连接头(5),由灯座螺口(6)和弹簧电极片(7)构成的灯具安装座(8)和控制组件(9)组成,交流220V电源由电源A、B点导入,其特征在于外壳(1)由其上设有安装连接头(5)的上外壳(1-1)和其上设有灯具安装座(8)和光照窗口(10)的下外壳(1-2)装配互连构成,其中:
a.所述的端盖(2)上设置有中心阶梯孔(11)和下底板(12);
b.所述的电极(3)由活动设置在端盖(2)的中心阶梯孔(11)内、近下端部上设置有外凸卡环(13)的顶针(14)和一端由所述的外凸卡环(13)的下环面限位、套装设置在所述顶针(14)下端部上、另一端由端盖(2)上的下底板(12)限位的压缩弹簧(15)串接构成;
c.所述的控制组件(9)由设置在上外壳(1-1)腔内的开关组件(16)和设置在下外壳(1-2)上光照窗口(10)内的光敏电阻(17)构成;
d.所述的开关组件(16)包含有一端部上设置有调节螺丝(18)、侧旁限位设置有一电热电阻片(19)和限位支架(20)的主双金属片(21),一端部上设置有外凸状触点(22)、侧旁设置有中间带支承凸座(23)的动簧片座(24)的补偿双金属片(25),活动设置在所述支承凸座(23)上、中间带限位支承凹穴(26)、一个端部上固定设置有动触点(27)的动簧片(28),上带静触点(29)的弯折状电气引出片(30)及将主双金属片(21)、动簧片座(24)、补偿双金属片(25)和弯折状电气引出片(30)铆接于一体的固定座块(31);
e.所述的由顶针(14)和压缩弹簧(15)构成的电极(3)通过与电源A点电气相连的导线A同时与设置在下外壳(1-2)上光照窗口(10)内的光敏电阻(17)的一引出脚和灯座螺口(6)电气相连,光敏电阻(17)的另一引出脚通过导线C与电热电阻片(19)的一引出脚电气相连,电热电阻片(19)的另一引出脚通过导线B与电源B点电气相连,电源B点还通过调节螺丝(18)和动簧片(28)与动触点(27)电气相连,静触点(29)通过弯折状电气引出片(30)与灯具安装座(8)底部上的弹簧电极片(7)电气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敏式光控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敏电阻(17)与电热电阻片(19)处于串联状态,由电源A、B点导入的交流220V电源分别施加于光敏电阻(17)和电热电阻片(19)串联电路的两端及灯具安装座(8)的灯座螺口(6)上和动簧片(28)上的动触点(27)上,处于等待工作状态,当环境光照亮度低于额定值时,光敏电阻呈现低阻状态、串联电路导通,电热电阻片(19)通电、发热,主双金属片(21)工作,单向偏弯,并通过调节螺丝(18)驱使动簧片(28)的另一端偏转,使动簧片(28)的带有动触点(27)的一端反向偏转,于是动触点(27)与静触点(29)相接触、弹簧电极片(7)得电,灯泡工作;当环境光照亮度高于额定值时,光敏电阻(17)呈现高阻状态,串联电路呈电气断开状态,电热电阻片(19)失电、停止发热,主双金属片(21)恢复原来状态,动触点(27)与静触点(29)相分离,灯泡停止工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敏式光控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触点(27)与静触点(29)之间由调节螺丝(18)调节控制保持有一个相对合适的间隙,以确保工作时的合适接触压力和轻松分离及动簧片(28)的有效工作寿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敏式光控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补偿双金属片(25)与主双金属片(21)为性能相同的成组元器件,处于同向设置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敏式光控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弯折状电气引出片(30)通过导线或铆接与灯具安装座(8)底部上的弹簧电极片(7)电气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西艾爱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西艾爱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574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