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灯模具的改良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55743.8 | 申请日: | 2009-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874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发明(设计)人: | 汪鸿涛;李明辉;刘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尔安达(上海)润滑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3/00 | 分类号: | B29C33/00;B29C33/60;B29C45/26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200444 上海市宝山***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灯 模具 改良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的改良方法,尤其涉及车灯模具的改良。
背景技术
目前工业上普遍使用液体润滑剂,涂覆在器械的金属表面用于润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机器种类的增加,油脂类润滑剂常常难以达到要求,主要因为油脂类润滑剂在高温的情况下难以持久地发挥作用,甚至失去效果。
近30年来,国际上对固体润滑材料的研究和生产十分重视,在二次大战期间,美国就开始研究开发固体润滑项目,如研制出MoS2固体润滑涂层。到50年代,美国制定了二硫化钼的美国军用标准,并将其作为军事秘密。60年代,陶瓷粘结二硫化钼膜和金属自润滑复合材料的开发,使得超音速飞机RS-70问世。随后,在汽车行业等新兴的产业部门及生产技术领域中都在逐渐应用固体润滑技术,主要在于耐磨部件本身润滑性能的提高。
车灯模具注射成型是我国近几年高速发展的领域。车灯配件对光洁度要求高。在注塑加工时,为了提高成品率,同时也为了保护模具,通常在模具顶块和小滑块上涂抹润滑油。润滑油在高温的作用下会变成液体形态,并且容易溅射在模具镜面上造成油斑,影响产品合格率。但是如果不加润滑油,顶块和滑块容易咬死甚至严重的会损坏模具。
另外在灯筒加工时,由于灯筒的肉壁薄,在脱模时易变形;径向深,端处距离模具冷却水道远,冷却效果差,使模具在脱模拉力下易变形。极大影响成品率和生产进度。尤其在加工有细密纹路的灯筒时,产品的起勾和变形尤其明显,造成废品率高。
车灯配件的性能要求对注塑加工所用模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车灯模具的改良方法。可以提高车灯配件注塑成型的成品率,减少拉毛,起勾,变形等现象。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提供一种车灯模具的改良方法,在车灯模具上披覆WS2固体润滑膜。
所述的WS2固体润滑膜以MEVVA源离子注入技术披覆到模具表面。
所述的WS2涂层厚度为1-10nm;优选厚度为8nm。
本发明采用MEVVA源(即金属蒸汽真空弧离子源技术)离子注入技术,在模具表面附上WS2固体润滑膜。该工艺可将固体润滑材料WS2(二硫化钨)沉积到表面改性后的模具表面,使模具同時具有MEVVA源离子注入所带来的防蚀,耐磨功能和WS2带来的优异润滑和减磨功能。
在对车灯配件进行注塑加工时,由于模具与加工件之间有耐高温低摩擦系数的固体润滑层,即避免了使用液体润滑带来的副作用;又降低了脱模时对注塑件的拉力,避免对车灯配件类对表面光滑度处理要求高的外表损伤,减少了拉毛、流丝、起勾等一系列不合格的现象,提高成品率,节约材料成本和后期处理的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模具表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1,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车灯模具顶块、滑块的改良
涂抹在车灯模具顶块和小滑块上面的润滑油在高温的作用下会变成液体形态,容易溅射在模具镜面上造成成品上的油斑,影响产品合格率。但是如果不加润滑油,顶块和滑块容易咬死甚至严重的会损坏模具。
采用MEVVA源离子注入技术,在模具顶块和小滑块上披覆WS2涂层膜,膜厚度为2nm。这样模具的顶块和滑块就无需加油,可直接安装在模具上,经过处理后的滑块在无润滑油的作用下工作依然正常,由于未涂抹润滑油这样油斑的现象也就不会发生了,产品合格率得到提高。
实施例2:模具镜面的改良
模具的镜面是用于加工高光洁度产品面的模具部分,对反射和配光的要求非常高。用普通的物理气相沉积方法制成的WS2润滑膜厚度为1微米,这样涂层的镜面加工出来的产品将是灰蒙蒙的,无法达到镜面加工的要求,也根本无法投入生产当中去。
采用MEVVA源离子注入技术,在模具镜面2上披覆WS2涂层膜1,膜厚度为8nm。披覆WS2涂层膜后,一方面保留了WS2涂层膜的固体润滑效果,降低了脱模时的拉力,加工得到的车灯配件,不会有起毛和丝流的现象,提高了成品率;并且优化的膜层厚度保证了模具镜面的配光要求。
实施例3:加工车灯钸圈皮纹面的模具改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尔安达(上海)润滑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比尔安达(上海)润滑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57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