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电话网络的家居智能报警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055690.X | 申请日: | 2009-07-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900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 发明(设计)人: | 徐野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安县商业学校 |
| 主分类号: | H04M11/04 | 分类号: | H04M11/04;G08B25/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657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电话 网络 家居 智能 报警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一种报警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电话网络的家居智能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国内房地产行业的持续发展及居民对居住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自身的生命财产安全意识也在不断加强。小区报警系统是在此基础上迅速发展起来的。通过微处理器控制技术将双音多频电路与语音电路相结合,利用电话网络技术和相关的传感器,开发一种具有联网功能的智能报警系统。报警信号通过电话线同时传送到社区监控中心和住户。在家居内采用短距离无线数据传输方式,不需重新布线,特别适用于已装修的用户及布线不方便的场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电话网络的家居智能报警系统,它能实现了家居生活的安全,方便,主控制器还同时会将警情报告给小区管理中心,从而使用户的损失降到最低。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是由传感器终端1、编号2、射频发射模块3、射频接收模块4、键盘5、LED显示器6、存储7、解码8、报警接口9、物业管理主机10、主控制器11、蜂鸣器报警12、语音电路13、DTMF收发电路14、电话摘挂机电路15组成;传感器终端1与编号2相连接,编号2与射频发射模块3连接,射频发射模块3与射频接收模块4连接,射频接收模块4与解码8连接,键盘5与主控制器11连接,主控制器11分别与LED显示器6、存储7、报警接口9连接,解码8与主控制器11连接,物业管理主机10与报警接口9连接,蜂鸣器报警12、语音电路13、DTMF收发电路14与主控制器11连接,电话摘挂机电路15与语音电路13、DTMF收发电路14相连接。
工作原理:当住所被不法分子侵入或有火灾等意外事故发生时,报警传感器会发出特定频率的高频信号通知主控制器。主控制器接收到信号后,利用双音多频收发电路拨通预先存储在存储器中的电话号码与主人联系,同时启动语音电路,将警情及时报告给主人。如果是盗贼进入住所,则主控制器还会发出警笛信号以震慑盗贼。用户还可通过自己的手机或电话远程控制主控制器以便设防或撤防。主控制器还同时会将警情报告给小区管理中心,从而使用户的损失降到最低。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能实现了家居生活的安全,方便,主控制器还同时会将警情报告给小区管理中心,从而使用户的损失降到最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是由传感器终端1、编号2、射频发射模块3、射频接收模块4、键盘5、LED显示器6、存储7、解码8、报警接口9、物业管理主机10、主控制器11、蜂鸣器报警12、语音电路13、DTMF收发电路14、电话摘挂机电路15组成;传感器终端1与编号2相连接,编号2与射频发射模块3连接,射频发射模块3与射频接收模块4连接,射频接收模块4与解码8连接,键盘5与主控制器11连接,主控制器11分别与LED显示器6、存储7、报警接口9连接,解码8与主控制器11连接,物业管理主机10与报警接口9连接,蜂鸣器报警12、语音电路13、DTMF收发电路14与主控制器11连接,电话摘挂机电路15与语音电路13、DTMF收发电路14相连接。
工作原理:当住所被不法分子侵入或有火灾等意外事故发生时,报警传感器会发出特定频率的高频信号通知主控制器。主控制器接收到信号后,利用双音多频收发电路拨通预先存储在存储器中的电话号码与主人联系,同时启动语音电路,将警情及时报告给主人。如果是盗贼进入住所,则主控制器还会发出警笛信号以震慑盗贼。用户还可通过自己的手机或电话远程控制主控制器以便设防或撤防。主控制器还同时会将警情报告给小区管理中心,从而使用户的损失降到最低。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能实现了家居生活的安全,方便,主控制器还同时会将警情报告给小区管理中心,从而使用户的损失降到最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安县商业学校,未经海安县商业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569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卡手机
- 下一篇:分布式通信设备版本升级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