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产品的防抄板加密方法和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055448.2 | 申请日: | 2009-07-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688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 发明(设计)人: | 杨中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移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21/00 | 分类号: | G06F21/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薛琦;朱水平 |
| 地址: | 20110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产品 防抄板 加密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产品的防抄板加密方法和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采用散列算法的电子产品的防抄板加密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目前国内手机、GSM/GPRS通讯模块等电子产品研发、生产的迅速发展,通过采用PCB(Printed Circuit Board的简写,中文名称为印制电路板,又称印刷电路板)抄板技术对原厂的电子产品进行克隆已成为日益严峻的盗版行为,对原厂产品的知识产权造成了严重的侵害。
电子产品的核心构成主要包括电路板即PCB板和系统软件。电子产品的克隆也主要包括PCB抄板和系统软件拷贝/盗取。1、PCB抄板:所谓PCB抄板是先将PCB线路板上的元器件拆下来做成BOM单(物料清单),将空板扫描成图片经抄板软件处理,可以完全克隆出原板。2、系统软件拷贝/盗取:电子产品的系统软件通常都存储在PCB板上的Flash(闪存)中,通过工具软件可以将原厂Flash中的系统软件读取出来并下载到克隆PCB板上的Flash中。由于克隆的PCB板和原板在电路图和元器件上是完全一样的,系统软件通常无法区分出克隆硬件产品和原厂的产品,因此在克隆的电子产品上也能正常运行。
另外,电子产品的系统软件也可以通过其它途径盗取获得,如通过原厂的生产或开发人员由原厂内部盗取。
通过以上步骤,盗版方无需在进行大量的软件和硬件研发工作,就可以快速克隆出一个稳定电子产品。由于规避了大量的研发工作,使得克隆产品的成本远低于原厂产品,对原厂产品的知识产权造成了极大的损害。
目前现有技术中有以下几种防PCB抄板克隆方法。
1、在PCB设计上增加PCB的复杂度,增加PCB抄板的难度,同时也会增大非法克隆的PCB板在生产时不良率。此方法一方面增加了设计的复杂度或需购买第三方的防抄板设计服务,另一方面也无法保证防抄板的可靠性,抄板软件的发展也在日新月异,一旦针对这种设计的抄板软件或方法研发出来,采用此方法设计生产的PCB板将不再得到保护。
2、采用MCU(微控制器)进行防抄板加密。用一颗便宜的MCU加密,通过主系统和它通讯来实现论证过程。此方法的缺点在于相对于目前的软硬件技术,MCU加密已经落伍了,MCU比较容易被破解和模拟。
3、采用专业的加密芯片。采用专业的第三方加密芯片公司的加密芯片,主系统通过和它通讯进行合法性验证。这种方法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较高,但会增加电子产品的硬件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防抄板方法可靠性、稳定性差,硬件成本高的缺陷,提供一种不增加硬件成本并且可靠性、稳定性高的电子产品的防抄板加密方法和装置。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电子产品的防抄板加密方法,其特点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原厂电子产品生产过程中,根据预先设定的密钥和唯一标识该产品的元器件序列号生成散列码,并将该散列码写入该原厂电子产品的Flash的用户编程空间;
S2、在系统软件运行过程中,系统软件根据与步骤S1中相同的密钥,以及从被测电子产品的Flash中读出的唯一标识该被测电子产品的元器件序列号,生成新的散列码;
S3、从被测电子产品的Flash的用户编程空间中读取步骤S1中生成的散列码,与步骤S2中生成的新的散列码比对,如果相同则系统软件正常运行,否则系统软件进入异常状态。
其中,步骤S1中该唯一标识电子产品的元器件序列号为主芯片的序列号或者Flash的序列号。
其中,该唯一标识电子产品的元器件序列号存储在Flash的工厂编程空间中。
其中,步骤S1和S2中生成散列码时采用的散列算法为MD5或者SHA。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为:一种电子产品的防抄板加密装置,其特点在于,其包括:
一散列码生成模块,用于在电子产品生产过程中或系统软件运行过程中,根据预先设定的密钥和唯一识别该产品的元器件序列号生成散列码;及
一散列码比对模块,用于将在电子产品生产过程中生成的散列码,与系统软件运行过程中生成的新的散列码进行比对,如果相同则系统软件正常运行,否则系统软件进入异常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移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移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54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SAM装置的保护方法、后台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校验方法和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