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码分多址移动通信系统中实现移动终端外环功率控制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055309.X | 申请日: | 2009-07-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650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2 |
| 发明(设计)人: | 许大山;王璽政;吴佰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摩波彼克半导体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52/12 | 分类号: | H04W52/12;H04B7/005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王洁;郑暄 |
| 地址: | 201204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码分多址 移动 通信 系统 实现 终端 功率 控制 方法 | ||
1.一种码分多址移动通信系统中实现移动终端外环功率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记录系统给移动终端的每个传输信道所分配的目标误块率;
(2)根据每个传输信道的目标误块率,设定该传输信道所对应的初始目标信噪比;
(3)在一个传输时间间隔内记录移动终端在各个传输信道上的解码结果;
(4)根据所述的解码结果逐一进行各个传输信道的目标信噪比的调整;
(5)根据该移动终端的各个传输信道所对应的目标信噪比确定内环功率控制的目标信噪比;
(6)根据所确定的内环功率控制的目标信噪比设置该内环功率控制的门限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码分多址移动通信系统中实现移动终端外环功率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解码结果为一个传输时间间隔内移动终端在相应的传输信道上接收到的数据传输块解码后的校验和是否有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码分多址移动通信系统中实现移动终端外环功率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行各个传输信道的目标信噪比的调整,包括以下步骤:
(11)获取解码结果,判断该解码结果所对应的传输信道;
(12)判断该解码结果中是否存在数据传输块的校验和错误;
(13)如果存在,则移动终端判断是否处于外不功率控制门限虚高状态;
(14)如果处于外环功率控制门限虚高状态,则判断在该传输时间间隔内所有的传输信道的目标信噪比是否都已经更新,如果是,则返回上述步骤(5),否则返回上述步骤(11);
(15)如果未处于外环功率控制门限虚高状态,则查找该传输信道的上调步长,并根据该上调步长将该传输信道所对应的目标信噪比上调,然后保存该上调后的目标信噪比;
(16)判断在该传输时间间隔内所有的传输信道的目标信噪比是否都已经更新,如果是,则返回上述步骤(5),否则返回上述步骤(11);
(17)如果不存在,则移动终端判断是否处于外环功率控制门限虚低状态;
(18)如果处于外环功率控制门限虚低状态,则判断在该传输时间间隔内所有的传输信道的目标信噪比是否都已经更新,如果是,则返回上述步骤(5),否则返回上述步骤(11);
(19)如果未处于外环功率控制门限虚低状态,则查找该传输信道的下调步长,并根据该下调步长将该传输信道所对应的目标信噪比下调,然后保存该下调后的目标信噪比;
(20)判断在该传输时间间隔内所有的传输信道的目标信噪比是否都已经更新,如果是,则返回上述步骤(5),否则返回上述步骤(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码分多址移动通信系统中实现移动终端外环功率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终端判断是否处于外环功率控制门限虚高状态,包括以下步骤:
(131)移动终端在每个物理帧边界处计算前一帧测量到的平均信噪比,并将该平均信噪比与目标信噪比进行比较;
(132)如果目标信噪比与该平均信噪比之间的差值大于系统预设的信噪比差门限值,则返回该移动终端处于外环功率控制门限虚高状态的结果;
(133)否则返回该移动终端未处于外环功率控制门限虚高状态的结果。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码分多址移动通信系统中实现移动终端外环功率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终端判断是否处于外环功率控制门限虚高状态,包括以下步骤:
(134)移动终端在每个物理帧边界处统计前一帧发送的TPC为1/为0的个数;
(135)如果前一帧发送的TPC为1/为0的个数大于/小于系统预设的个数门限值,则返回该移动终端处于外环功率控制门限虚高状态的结果;
(136)否则返回该移动终端未处于外环功率控制门限虚高状态的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摩波彼克半导体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摩波彼克半导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530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