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续真空制粒干燥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54444.2 | 申请日: | 2009-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408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发明(设计)人: | 沈善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善明 |
主分类号: | B01J2/02 | 分类号: | B01J2/02;B01J2/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23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真空 干燥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续真空制粒干燥机,属热交换技术领域,适用于各种带粘性流体和糊状物在间接加热真空低温条件下进行连续制粒干燥。
背景技术
目前中药浸膏干燥大多数仍停留在原始落后的料盘式热风烘箱干燥,很不利于浸膏的质量,喷雾干燥收得率较低而连续真空带式干燥机则因设备价格昂贵极难推广。许多大规模糊状物干燥,如南瓜粉用热风烘箱难制取优质产品,喷雾干燥热效率低风机能耗大,虽质量符合要求而干燥成本太高,很难为大众化服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能适因带粘性流体和糊状物,在间接节能真空低温条件下进行压力喷洒的连续真空制粒干燥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它由蒸汽凝水活接头、左轴承座、左旋转轴、链轮、驱动机、卧式筒体、带出料口的人孔、真空绝热套筒、带中心溢料孔的绝热隔板、V形干料返输器、内加热板、尾气过滤板、蒸汽加热夹套、喷头、内设O形密封圈的右旋转轴、右轴承座、真空抽气管、尾气活接头、尾气出口和湿料管等构成。其特点是:带加热夹套的卧式筒体两封头中心各设旋转轴,两旋转轴分别支承在左、右轴承座上,驱动机驱动链轮带动卧式筒体向一个方向旋转;卧式筒体由真空绝热套筒和绝热隔板构成的绝热干料仓、设多块内加热板构成的干燥段和喷洒制粒段三部分组成,绝热干料仓下设带出料口的人孔,来自喷洒制粒段的含湿粉粒体在旋转动力驱动翻混下与夹套及内加热板的加热面热交换;静止固定的真空抽气管穿过右旋转轴后向上弯折,在上弯水平段设尾气过滤板,湿料管穿过真空抽气管中心后斜弯向上,在它的末端设喷头,喷头向下喷洒湿料粒滴于机械流化中的粉粒体中,干燥粉体将湿料粒滴包裹,阻止粒滴再互相粘连成团,含湿粉粒体的部分水分在机械流化中被喷雾制粒段筒体夹套加热面加热蒸发;V形干料返输器穿过并焊接于干燥段末端和喷洒制粒段之间卧式筒体(8)上,它由计量斗、输出管、中间料斗、粉碎机和输入管焊接构成,它利用干燥机旋转一周上下反复颠倒的条件,每转一周计量斗开口面插入干燥粉粒体料层一次,然后抄起干燥粉粒体并自动灌入计量斗中,计量斗中的粉粒体在卸入中间料斗过程中被粉碎机粉碎,V形干料返输器随干燥机旋转向上时,中间料斗中的干粉在重力作用下通过输入管卸入机械流化中的粉粒体上,在V形干料返输器处于卧式筒体底部时,计量斗开口和输入管开口部位均高于旋转中心线以上,以阻止干燥粉粒体不正常倒灌,不断返输的干粉使喷洒制粒段中的粉粒体平均含水率处于既高而又不结团状态,通过V形干料返输器将干料从干燥段大量返输到喷洒制粒段中,物料不平衡促使喷洒制粒段中物料向干燥段移动;在左旋转轴末端设带O形密封圈的蒸汽凝水活接头,蒸汽进口和蒸汽凝水出口焊接在蒸汽凝水活接头上,在真空抽气管的末端设带O形密封圈的尾气出口活接头,尾气出口和湿物料管设于此活接头上。
本发明采用压力喷洒制粒、间接加热干燥含湿粒子、干燥产品储存和干料返输各操作功能单元独立分开,使操作和控制方便而不互相干干扰。为防止已干燥的产品在储存中继续被加热,干燥产品储存在绝热的真空绝热套筒和绝热隔板构成的绝热干料仓中,非雾化式压力分散粘性流体或糊状物的喷洒制粒可降低分散的动力消耗,避免雾滴飞扬而沾粘到加热面及尾气过滤板上,在真空和低温饱和水蒸汽(40~100℃)间接加热下节能干燥,温度低而热效率高于常压烘箱干燥和喷雾干燥,产品质量远高于热风烘箱也能与常压喷雾干燥比美,而干燥成本大大低于喷雾干燥。本干燥机和连续真空带式干燥机比较,设备结构简单紧凑而造价低很多,虽同样低温真空干燥而干燥效率高于连续真空带式干燥机,故干燥成本就大幅度低于连续真空带式干燥机。
附图说明
图1为连续真空制粒干燥机结构图;
图2为加热蒸汽夹套和集水斗结构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图4为内加热板及计量斗与卧式筒体的结构图。
图5为图4中计量斗的A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善明,未经沈善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44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