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通管的锻造反挤压工艺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054414.1 | 申请日: | 2009-07-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9655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9 |
| 发明(设计)人: | 周菊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昌强电站配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C23/20 | 分类号: | B21C23/20;B21C2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城创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伍堂 |
| 地址: | 201608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三通 锻造 挤压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三通管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通管的锻造反挤压工艺。
[背景技术]
现在国际上比较领先的大型三通的制作方式,是在锻管两端主管用专用模具单向逐步缩小,一般需要七到八火加热锻压才能成型,其主要缺点:由于加热火次多,效率低下,所需能耗很高,且产品表面质量差,因为每次加热后会在产品表面产生氧化皮,第一次加热,即第一火后,还能比较容易清除表面的氧化皮,但自第二火开始,由于受模具限制,表面的氧化皮就无法清除,造成氧化皮堆积缺陷;同时这种工艺制备出的支管高度低,造成后续焊接、拍片的困难;且焊缝与支管颈部两个应力区域距离过短,容易在该区域造成胀管、爆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配合专用锻模采用锻造反挤压技术,将锻棒一火挤压成形。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设计的一种三通管的锻造反挤压工艺,其特征在于:(1)锻棒挤压:按锻棒材质加热至锻造温度,再将锻棒水平放置在三通管形锻模内对应主管的部位,在锻棒的两端采用双顶缸同步挤压穿孔,形成主管的同时,在锻模内主管上反挤压形成凸块;(2)上顶缸反挤压穿孔:采用上顶缸从凸块上方向下反挤压穿孔,形成三通管。
所述的双顶缸和上顶缸均采用锻压油缸。
所述的锻模对应的三通方向的顶端分别设有调节主管长度和支管高度的调节压块。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整体锻模,保证一火成型,不但可以清除表面氧化皮,保证表面质量平滑,更由于整体模具尺寸来保证产品外型成型到位、尺寸佳,一火成型还极大的降低了工艺能耗,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运用该工艺最显著的特点在于,支管的高度可比原有工艺制备出的支管高度增加30%~60%,由于增加了支管的高度,使得焊接、拍片均方便,且随着支管长度的增加,焊缝与支管颈部两个应力区域距离拉大,就不容易造成胀管、爆管,加强了设备运行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制备三通管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三通管形锻模的剖示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三通管的制备工艺流程示意图。
参见图1,1为主管;2为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参见图2及图3,按锻棒的材质将锻棒按常规工艺加热至可锻温度,一般为1050℃~1200℃;
锻棒挤压:将锻棒水平放置在三通管形锻模内对应主管的部位,在锻棒的两端采用双顶缸同步挤压穿孔,形成主管的同时,在锻模的作用下,在主管上挤压形成凸块,这样在锻棒两端采用双顶缸挤压工装按相向方向同步一次挤压成型,确保金属材料的均称流动;同时考虑到热缩率,锻模内腔比产品外型大1.015%,三通管形锻模的三个顶端分别设有调节压块,通过调整压块的位置来调节三通管主、支管的长、高度,当需要控制支管高度时,则在对应支管方向的锻模方向设调节压块,然后锻棒两端施压;当要控制主管一端的长度时,则在锻模的支管方向和所需控制长度的主管一端设调节压块,然后在锻模对应的主管另一端施加压力即可;
上顶缸穿孔:采用上顶缸从凸块上方向下挤压,在模具的约束下进行反挤压穿孔,形成三通管。
形成的三通管可根据需要再进行精加工,如坡口、倒角、磨边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昌强电站配件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昌强电站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44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线调光LED日光灯
- 下一篇:基于测量的多业务网络性能综合因子评价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