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棉织物一浴二步精练漂白染色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54215.0 | 申请日: | 2009-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359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05 |
发明(设计)人: | 牛守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正和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L3/14 | 分类号: | D06L3/14;D06L3/02;D06M11/28;D06P3/66;D06M101/06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许亦琳;余明伟 |
地址: | 200030 上海市徐汇***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棉织物 一浴二步 精练 漂白 染色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印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棉织物的精练漂白染色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绝大多数印染企业采用一浴精练双氧水漂白工艺进行棉织物的精练漂白染色。该工艺先在强碱性条件下进行精练漂白,由于双氧水会破坏活性染料结构,因此在染色前必须去除精练漂白后残留的双氧水,再进行活性染料染色。
目前工厂去除残留的双氧水的方法有三种:(1)大苏打(硫代硫酸钠);(2)高温热水洗;(3)过氧化氢酶去除双氧水。方法(1)由于大苏打使用量很高才能达到效果,大苏打对染色会有影响,需要充分水洗才能洗净,药品和耗水量高,目前已经被淘汰了。方法(2)在98-100℃高温洗涤去除残留双氧水,由于净洗效果差,需要重复1次以上才能达到去除双氧水目的,因此耗水耗能污水排量高,整个工艺流程时间非常长,因此几乎被方法(3)过氧化氢酶工艺替代。但是,由于过氧化氢酶要发挥其活力,必须控制处理条件在其最适温度和pH范围内,即pH在6-7,温度在30-50℃范围内。但是精练漂白是在强碱性条件下进行,然后续活性染料染色也是在碱性条件下进行,为了去除残留双氧水,就必须在精练漂白后排液,冷水洗5-10分钟后再次排液,之后进水用醋酸调节pH至6-7,升温到30-50℃处理15分钟之后排水后才进行活性染料染色,因此如果采用过氧化氢酶去除双氧水就会产生耗时耗水的弊端。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精练漂白效果优良,对染色影响小,又耗时短,成本低廉的精练漂白染色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棉织物一浴二步精练漂白染色工艺。
工艺原理:
本发明利用特定的过渡金属(盐)和氧化物作为催化剂来促进双氧水的分解,金属离子催化双氧水分解的机理如下:
H2O2+Co+2——HO·+HO-·+Co+2
H2O2+HO·——HOO·+H2O
HOO·+Co+2——O2+H+Co+2
本发明选用能够溶于水,在碱性条件催化分解双氧水的氯化钴作为双氧水去除剂,从而省去了精练后排液及水洗的步骤,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一浴二步法精练漂白染色工艺。
本发明的棉织物一浴二步精练漂白染色工艺,依次包括:精练漂白、去除双氧水、排液及染色,其中,去除双氧水的步骤为:精练漂白后,不经排液和冷水洗涤,在80-90℃的条件下,将氯化钴水溶液加入精练漂白浴中5-15分钟。
较佳的,以精练漂白浴中的液体总体积为基础计,加入氯化钴水溶液后,氯化钴浓度为0.005-0.025g/L。
氯化钴的加入量随漂白用双氧水浓度即残留双氧水浓度而调整,一般开始加入的双氧水浓度在1.05-3.5g/L(即35w%双氧水浓度在3~10ml/L之间)时,氯化钴添加量在0.005-0.025g/L范围内,低于0.005g/L时处理后有微量双氧水残留,影响每批染色稳定性,而高于0.025g/L时增加药品成本。
氯化钴水溶液可根据所需氯化钴的加入量临时配制。
氯化钴水溶液也可一次性配置pH 4-6,氯化钴重量百分比浓度为3-5%的氯化钴水溶液备用,每次使用前取适量加入。为防止高浓度的氯化钴水溶液直接加入时双氧水急剧分解产生大量气泡,可将前述氯化钴水溶液用水稀释50-100倍后加入染缸内。
氯化钴水溶液制备方法如下:
将氯化钴溶解于50℃去离子水中,调节pH至4-6后过滤,制成红色透明的氯化钴溶液。
上述调节pH的调节剂为醋酸或盐酸。
较佳的,上述去除双氧水时的pH为10-13。一般精练漂白液的pH均符合本发明工艺的要求,因此要获得此pH值,一般无需pH调节剂。
对于温度的选择:去除双氧水的处理温度在80-90℃为宜,低于80℃分解速度慢,需要较长时间才能逐渐分解,温度过高时添加,由于部分染色设备处于密闭压力条件下使得加料困难,此外由于双氧水分解过快,容易起泡,不利于现场操作,所以温度需控制在80~90℃左右。
在上述pH和温度条件下,处理时间一般为5-15分钟,双氧水残留量经过Merck试纸测试可低于0.5ppm,几乎完全分解双氧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正和化工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正和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42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衣物柔顺剂
- 下一篇:30℃低温水溶性无纺布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