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节能保温涂层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054144.4 | 申请日: | 2009-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0335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16 |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进;辛春华;张宜萍;金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英硕聚合物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F13/02 | 分类号: | E04F13/02;E04B1/76;C09D5/34;C09D133/00;C09D133/04;C09D125/14;C09D7/12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翁若莹 |
| 地址: | 200233上海市闵行***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节能 保温 涂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节能保温涂层,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建筑节能在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我国的建筑节能标准已经由以前的30%提高到50%,北京、上海等部分一城市的节能标准要求达到65%。目前已有的建筑外墙保温系统中,EPS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和胶粉聚苯颗粒外墙外保温系统是使用最为广泛的两种,此外聚氨酯硬泡外墙外保温系统也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建筑外墙保温新技术。然而,以上几种外墙保温系统均各自的缺点,EPS薄抹灰保温体系易产生开裂现象,胶粉聚苯颗粒保温体系则保温性能相对较差,而聚氨酯硬泡产品,则有施工工艺复杂以及价格昂贵等缺点。建筑外墙保温涂料是近几年来非常热门的一种建筑外墙保温解决方案,但由于受技术规范的限制,仍没有单独应用的工程案例。然而,由于建筑保温外墙涂料施工工艺简单,性能优良的外墙保温涂料更具有较好的耐候性能,导热系数低、保温性能稳定、耐冻融、抗老化,对基层变形的适应性强,可以有效防止封面裂缝的产生,并且体系内无空腔,抗负风压能力强等等一系列优点,越来越受到研究技术人员的重视。
中国专利CN1919945A公开了一种弹性薄层隔热保温涂层,涂层可涂覆于建筑物外墙或金属表面的基体上,其特征在于由底层、中层、面层和保护层组成。
中国专利ZL 200820059936.1公开了一种纳米砂浆保温涂层,其特征在于由面层、界面固接层、阻隔保温层、缓冲层和表面保护层组成。整个系统总厚度约9.3-18mm。
上述专利所述的保温涂层,施工工艺均较复杂,其中专利CN1919945A所述的弹性薄层隔热保温涂层由于其面涂的耐老化、耐粘污等性能的不足,需要在面涂外涂覆一层保护层,增加了施工工序,相应提高了施工成本。而专利ZL200820059939.1则由于整个保温系统较为复杂,而整个厚度也较厚,给施工带来一定的不便。另外,近期其它一些申请专利,也均存在保温效果不足,面层耐老化性能、耐粘污性能不足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日的是提供一种保温隔热性能良好,耐老化、耐粘污且组成较为简单,施工便利的建筑节能保温涂层。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建筑节能保温涂层,从内到外依次包括腻子层、中涂层以及面涂层,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腻子层由如下以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
白水泥 30-50;
重质碳酸钙 20-35;
滑石粉 10-25;
甲基羟乙基纤维素 3-10;
胶粉料 15-37;
所述的中涂层由如下以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
丙烯酸乳液 20-50;
中空微珠 20-50;
金红石型钛白粉 5-10;
重质碳酸钙 5-10;
涂料助剂 1-5;
水 10-30;
所述的面涂层由如下以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
纳米二氧化钛 10-20;
远红外陶瓷粉 10-20;
颜料 5-10;
丙烯酸弹性乳液 30-60;
涂料助剂 1-5;
水 10-30。
进一步地,所述的腻子层中的白水泥优选为白水泥425#。
所述的腻子层中的胶粉料优选为醋酸乙烯-乙烯共聚物可再分散胶粉。
所述的中涂层中的丙烯酸乳液优选为苯丙乳液或纯丙乳液,固含量为40-60wt%。
所述的中涂层中的中空微珠的粒径优选为10-100μm。
所述的中涂层或面涂层中的涂料助剂优选由如下以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
水性增稠剂 30-60;
水性流平剂 0-30;
水性消泡剂 10-40;
水性分散剂 10-60。
所述的纳米二氧化钛的粒径优选为20-70nm。
所述的面涂层中的远红外陶瓷粉粒径优选为0.1-2μm。
所述的面涂层中的颜料优选为无机颜料。
所述的面涂层中的丙烯酸弹性乳液优选为纯丙弹性乳液,乳液中固体份为40-60w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英硕聚合物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英硕聚合物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414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