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建筑光伏一体化系统的接线模块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054093.5 | 申请日: | 2009-06-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311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 发明(设计)人: | 王峰;周春夫;陈孝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G3/08 | 分类号: | H02G3/08;H02G3/16;H02G3/14;H02G3/18;H01L31/048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王新华 |
| 地址: | 2000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一体化 系统 接线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光伏一体化(BIPV)技术,尤其涉及用于建筑光伏一体化系统的接线模块。
背景技术
太阳能是一种可再生的能源。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既能节约能源,缓解供电紧张问题,又能减少环境污染,因此这样的技术得到了公众的关注。一种常见的太阳能利用方式是将太阳能电池组件(光伏组件)通过支架安装在已建好的屋顶上,与之相匹配的接线模块通常设置在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背面。
近年来出现了一种新的太阳能利用技术-建筑光伏一体化(BIPV)技术,该技术将太阳能发电(光伏)产品集成为建筑的一部分,例如采光屋顶、窗户或玻璃幕墙,这样的光伏产品在发电的同时还能起到遮风挡雨和采光的作用。
在上述建筑光伏一体化(BIPV)技术中,从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光电转换元件中延伸出来的接线端子(焊带或汇流条)一般通过焊接方式与接线模块中的导电元件形成电连接,然后,通过灌胶方式进行密封。
在上述接线模块中,由于接线模块中的导电元件通过焊接方式与从太阳能电池组件输入的接线端子(焊带)电连接,连接方式比较复杂,从而连接操作比较费时,使产品的合格率和可靠性降低,并且生产成本比较高。另外,由于焊接方式形成永固定性连接,从而使太阳能电池组件与接线模块的分离不容易。此外,在上述接线模块中,一般采用一个狭长的腔体的形式,为了便于内部元件的更换或拆卸,一般采用一个狭长盖子对该腔体进行封闭。由于腔体和盖子狭长,对接线模块的加工困难,从而生产效率较低。还有,由于采用一个狭长盖子对整个腔体进行密封,从而不利于对指定的内部组件进行单独的更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的至少一个方面。
相应地,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安装方便和拆卸容易的建筑光伏一体化系统的接线模块。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可靠性的建筑光伏一体化系统的接线模块。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方便对指定的内部组件进行更换的建筑光伏一体化系统的接线模块。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其提供一种建筑光伏一体化系统的接线模块,包括:壳体,具有设置于其表面上用于插入与太阳能电池板的正极和负极电连接的引线端子的至少一个开孔;容纳于所述壳体中第一、第二导电体,所述第一、第二导电体通过第一弹性夹分别与所述引线端子导电连接;以及旁流二极管,其连接在所述第一、第二导电体之间,其中所述壳体包括多个腔体,所述第一、第二导电体和旁流二极管中的至少一个元件与其它元件分立地设置在所述不同的腔体中。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腔体中的每一个具有开口,所述接线模块还包括多个盖,所述多个盖中的每一个通过可拆卸方式封闭对应的开口。
优选地,该接线模块还包括:环形密封圈,其设置在所述盖和所述开口之间以在其间形成密封。
具体地,所述壳体的至少一端为封闭端或为具有用于直接或通过连接器与外部电缆相连接的引出孔的开口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开口端处,所述外部电缆可拆卸地与所述第一、第二导电体中的至少一个形成电连接。
进一步地,该接线模块还包括:第二弹性夹,其用于将所述外部电缆的芯线与所述第一、第二导电体中的至少一个夹持在一起,所述第一、第二导体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二弹性夹一起设置在多个腔体中的一个中。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第二导电体包括第一、第二导电轨和连接导体,所述连接导体包括两个相对的大体为平面的侧面;以及所述第一弹性夹的横截面大体呈顶部开口的三角形,包括底壁和从所述底壁的两侧沿与所述底壁成锐角角度延伸的两个相对侧壁,其中当所述第一弹性夹夹持所述引线端子时,所述第一弹性夹的两个相对侧壁与引线端子相结合并向引线端子施加偏置作用力,以使引线端子与所述连接导体形成稳定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第二连接导体分别从所述第一、第二导电轨上延伸出来且与所述第一、第二导电轨一体形成。
优选地,所述第一、第二导电轨上还设置有弹性锁定片,所述旁流二极管的两个管脚分别通过弹性锁定片与第一、第二导电轨形成导电连接。
具体地,上述可拆卸方式包括下述方式中的至少一种:卡扣连接、螺栓连接、螺钉连接、螺柱连接和铰链连接。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包括两个腔体,所述第一、第二导电体中的一个和旁流二极管设置在一个腔体中,所述第一、第二导电体中的另一个设置在另一腔体中。
在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包括三个腔体,所述第一、第二导电体和旁流二极管分别设置在所述三个腔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409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