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现代中医“未病”信息综合分析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54063.4 | 申请日: | 2009-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9609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9 |
发明(设计)人: | 韩铁庄;贾锋;张志琳;吴鸯;艾静;张晓天;钟平;龚鹏;张丽娟;秦丽明;印伟峨;王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激光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A61B5/024;A61B5/103;A61B5/145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宝根 |
地址: | 20023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现代 中医 信息 综合分析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电科技/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在生命健康的应用,特别是一种人体生理的相关中医诊断理念的信息拾取、储存和“未病”的预测。
背景技术
中医“治未病”(现代医学提出的疾病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理念的巨大价值已经取得21世纪世界卫生组织公认,目前国家中医药局正启动“治未病”健康工程。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治未病”工程目前主要是通过对高危人群进行体质辨识,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理被概括为“以表知里”,认为人体表象信息(四诊信息)与疾病的本质(证候)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以传统的望、闻、问、切诊断法早期发现异常,然后进行中医药等传统疗法的干预。但是,不管是中医还是现代医学都承认在疾病发生早期,体证、指标(目前西医常规检查的项目)还没有异常之前,人体内部已经发生了某些变化,人体内的许多疾病(如肿瘤、心脏病)往往首先在一些组织及器官内出现不易觉察的病理代谢和微循环改变,随后逐渐发展为实质性的组织器官病灶和代谢紊乱,然后才出现明显的临床病症,待到临床能明确诊断时,这些病症可能已经发展为中晚期,从而失去了早期治愈的机会。极富经验的名老中医可以通过辨识体质和辨证发现一些蛛丝马迹,然而疾病的早期发现和诊断仍然十分困难,人们希望能给“未病”一个直观的具有信息化数码化的标准,而中医“治未病”的效果也需要一个中医药干预前后的数据对照。如果单凭中医医生以各自感悟和单传的所谓传统“四诊”法主观的用体质变化或“证”的变化来进行说明,说服力似嫌不足,也无法推广和让广大群众接受“治未病”的理念,为此,国家中医药局已将研发具有中医理念的诊断仪器作为重中之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传统中医学和现代医学之间搭建桥梁,逐步搞清楚中医体质以及“证”相对应的客观信息的同时,创立一个以中医辨识体质为主导的综合多子系统“未病”信息进行整合分析的平台,提供一种现代中医“未病”信息综合分析系统。
本发明属于国家中医药局倡导的“集成创新”思维。本系统的方案是对个人一般信息、现代医学常规检查的数据、中医“四诊”中的脉象、体貌、舌像、手像、睛络所得的数据、微循环检测所得的数据和布氏超高倍显像的“末梢血分析”数据结合中医的“问答”辨识程序后进行综合的计算机处理,两两对照,互补推导,取长补短,从中寻找到规律,比如体质和现代医学常规检查的关系,体质和微循环变异的关系,体质和末梢血分析中的成分和细胞变异的关系,微循环和脉象的关联,使“未病”的概念客观化,建立相应的判断标准。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于一则充分开发计算机现有附助设备(扫描仪和视频头)应用在中医“望诊”的潜能.;二则以计算机接口链接综合现代光电科技在脉象仪检测、人体气血超高倍显微观察、微循环观察方面新技术新方法,以其子系统相互取长补短并加入中医对“未病”状态下相对取得公认的九种体质辨识进行图谱研究,在后续的开发中将逐步完善各种体质所对应的综合客观信息(比如微循环的改变与脉象的关系及相关体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现代中医“未病”诊断综合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计算机、具有数码扫描、复印和打印三合一的彩色激光打印机、计算机视频头或数码相机、中医脉象仪、微循环视频体式显微镜、超高倍布氏显微镜、CCD摄像头和四个子系统:手像、舌像、体征和睛络的“望诊”及相关的“闻”、“问”、“触”的中医“四诊”体证检测系统、甲皱微循环韩氏全息观察系统、末梢血分析系统和现代医学临床检查个人资料档案系统;
A.所述的计算机中存有各种正常人和已有生理改变的“未病”、“欲病”、“已病”、“乱病”患者的中医脉象波形图:脉象的位、数、形、势,识别脉图特征参数,包括手纹、手型和颜色的手像信息库、由计算机视频头或数码相机摄取的舌像、眼睛血经、面象、体态特异体征病例图、微循环图谱、末梢血分析系统中的鲜血和干血血象图谱、中医部颁的九种体质辨识评判表典、人工判断程序、患者现代医学诊断报告信息挡案;
B.所述的中医脉象仪与计算机连接,主要的是与微循环检测进行信息匹配和互补提示,人工号脉补充,为中医的诊技的“切”信息端口;
C.三合一激光彩色打印机的多用途使用:通过数字扫描扫描手像,病历,图片给计算机归档处理;复印书面检查报告、病历备案;精确打印图象报告;其中扫描部分功能亦作为中医“望诊”的部分;
D.所述的计算机视频头或用数码相机作为本系统开发的人体外部体征摄取手段,与系统计算机连接,摄取中医“望诊”信息,存储在个人档案以备分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激光技术研究所,未经上海市激光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40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智能卡辅助的数字内容购买和存储的改进装置和方法
- 下一篇:保护跨平台审核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