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毛细管电泳芯片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53745.3 | 申请日: | 2009-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9099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2 |
发明(设计)人: | 丁桂甫;姚锦元;程吉凤;吴日新;宿智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81C1/00 | 分类号: | B81C1/00;G01N27/447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锡麟;王桂忠 |
地址: | 20024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毛细管 电泳 芯片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毛细管电泳芯片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清洗玻璃基片,烘干,在基片上溅射Cr作为粘附层,在粘附层上溅射Cu作为种子层,粘附层和种子层合为第一粘附-种子层;
步骤二,在第一粘附-种子层上甩第一光刻胶,烘胶,在第一光刻胶上光刻支撑立柱的结构图形;
步骤三,在支撑立柱的结构图形的空腔内电镀支撑立柱,电镀的厚度与第一光刻胶的厚度相同;
所述的电镀的金属为Au;
步骤四,在第一光刻胶和支撑立柱上溅射Cr作为粘附层,在粘附层上溅射Cu作为种子层,粘附层和种子层合为第二粘附-种子层;
步骤五,在第二粘附-种子层上甩第二光刻胶,烘胶,在第二光刻胶上光刻毛细管电泳芯片图形;
步骤六,在毛细管电泳芯片图形空腔内电镀,电镀厚度和第二光刻胶的厚度相同;
所述的电镀的金属是Zn或Cu;
步骤七,依次去除第二光刻胶、第二粘附-种子层,得到悬空的金属管网状结构;
步骤八,以金属管网状结构为阴极,惰性金属为阳极,将二者浸入阴极电泳液中,通电,得到被薄膜包裹的金属管网状结构;
步骤九,在薄膜上开出两孔,然后将被薄膜包裹的金属管网状结构烧结,之后放入腐蚀液中浸泡,即得毛细管电泳芯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细管电泳芯片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二中,所述第一光刻胶的厚度是5~5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细管电泳芯片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五中,所述第二光刻胶的厚度是2~5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细管电泳芯片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八中,所述通电采用直流电源,电压50~100V,通电时间15~60s。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细管电泳芯片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九中,所述浸泡时间为10~60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细管电泳芯片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九中,所述腐蚀液为:若为Zn管网状结构,腐蚀液为稀盐酸;若为Cu管网状结构,腐蚀液为H2O、NH3·H2O和H2O2的混合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374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