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氟α-羰基烯酮二硫代缩醛类化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53644.6 | 申请日: | 2009-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8579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25 |
发明(设计)人: | 李洪启;李金星;陈东玲;李娟;张中宝;蔡莉;杨燕燕;李琳;陈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323/22 | 分类号: | C07C323/22;C07C319/14;C07D339/06;C07D339/08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志达;谢文凯 |
地址: | 201620上海市松***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羰基 烯酮二硫代缩醛类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应用 | ||
1.一种含氟α-羰基烯酮二硫代缩醛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
(1)以结构式II的化合物为原料,在碱存在的条件下,于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 搅拌,随后加入二硫化碳,保持反应体系的温度在0℃下,搅拌0.2h~1h,制备得到反应 中间体;
(2)将上述中间体不经任何处理,在室温下,直接与卤代烷在有机溶剂介质中进行 取代反应,除去溶剂,残余物经硅胶柱层析洗脱,收集产物,即可;
其中,结构式(II)的化合物结构如下:
结构式II中的R1和R2所代表的原子或基团分别与结构式I中R1和R2所代表的原子 或基团相同;
结构式II的化合物、碱、二硫化碳和卤代烷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1.5∶1.2;
所述的含氟α-羰基烯酮二硫代缩醛类化合物,其结构式(I)如下所示:
其中,R1为全氟链C1-C4烷基;R2为氢原子、卤原子、硝基、氰基、磺酸基、羧基、 氯甲酰基、烷基、取代乙烯基、氨基羰基、芳基、芳氧基、芳氧羰基、芳硫基、磺酰基、 芳偶氮基或芳氧羰基;R3为C1-C6烃基、苄基或芳基;R4为C1-C6烃基、苄基或芳基;R3和R4间的虚线代表(CH2)n结构,n=1~4,其中碳原子上连有氢原子、卤原子、硝基、氰 基、磺酸基、羟基、氨基、巯基、羧基、C1-C6烃基的烷氧羰基、C1-C6烃基、C1-C6烃基 的烷氧基、C1-C6烃基的烷硫基、苄基或芳基取代基;
性状:浅黄色或白色针状固体;熔点:25~7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氟α-羰基烯酮二硫代缩醛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 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结构式II的化合物为三氟丙酮,结构如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氟α-羰基烯酮二硫代缩醛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 在于:所述步骤(1)和(2)中的碱为碳酸钾、叔丁醇钾或KF/Al2O3;有机溶剂为N,N- 二甲基甲酰胺、四氢呋喃或乙腈;卤代烷为1,2-二溴乙烷、1,3-二溴丙烷、溴乙烷或苄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氟α-羰基烯酮二硫代缩醛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 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洗脱,所用的洗脱液为石油醚和乙酸乙酯,其体积比为9~200∶ 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364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