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流水式电解水制造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053147.6 | 申请日: | 2009-06-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242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13 |
| 发明(设计)人: | 杨国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国锋 |
| 主分类号: | C02F1/461 | 分类号: | C02F1/461 |
| 代理公司: | 上海京沪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沈美英 |
| 地址: | 200060上海市普陀区陕***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流水 电解水 制造 装置 | ||
1.一种流水式电解水制造装置,包含有由电解槽(1)、额定电压供给装置(2)、盐水供给装置(3)、供水管(4)和限位安装组件(5),特征在于在电解槽(1)的强电解水输出管上还增加设置有具有稀释强电解水至特定pH电解水功能的混合控制器(6),供水管(4)上设置有上带流量控制阀A(7)的分流支管A(4-1)和上带流量控制阀B(8)的分流支管B(4-2),限位安装组件(5)中包含有第一端部限位安装板(5-1)、第二端部限位安装板(5-2)和中间限位安装板(5-3)及上下盖板(5-4),电解槽(1)包含有互相串联设置的基本结构相同、主体由呈四角形方筒状的内侧电极(29)、隔膜支体(30)以及外侧电极(31)同轴组合、对应套装而成的第一电解槽(1-1)和第二电解槽(1-2),其中:
a.所述的第一电解槽(1-1)固定安装设置在第一端部限位安装板(5-1)和中间限位安装板(5-3)之间,第二电解槽(1-2)固定安装设置在中间限位安装板(5-3)和第二端部限位安装板(5-2)之间,第一电解槽(1-1)和第二电解槽(1-2)串联后限位安装设置在上下盖板(5-4)之间;
b.所述的第一端部限位安装板(5-1)上设置有与第一电解槽(1-1)内部相通的盐水导入口(9),中间限位安装板(5-3)上设置有第一电解槽(1-1)和第二电解槽(1-2)的槽间互通孔(10),第二端部限位安装板(5-2)上设置有与第二电解槽(1-2)内部相通的盐水排出口(11),在第一电解槽(1-1)的侧板上设置有进水口(12)和电解水排出口(13),在第二电解槽(1-2)的侧板上设置有电解水进口(14)和强电解水排出口(15),在第一电解槽(1-1)的电解水排出口(13)和第二电解槽(1-2)的电解水进口(14)之间设置有槽间互连管(16);
c.所述的盐水供给装置(3)上设置有盐水供给管(17)和盐水回流管(18)的盐水箱(19),及设置在盐水箱(19)底部上的食盐箱(20)和循环泵(21)组成,盐水箱(19)通过所述的盐水供给管(17)与第一电解槽(1-1)相连接,通过盐水回流管(18)与第二电解槽(1-2)上的盐水导入口(9)相连接;
d.所述的供水管(4)上设有上带流量控制阀A(7)、与第一电解槽(1-1)上的进水口(12)相连的分流支管A(4-1),和上带流量控制阀B(8)、与混合控制器(6)相连的分流支管B(4-2);
e.所述的混合控制器(6)设置在第二电解槽(1-2)的强电解水排出口(15)与供水管(4)的分流支管B(4-2)上的流量控制阀B(8)之间,上面设置有与第二电解槽(1-2)上的强电解水排出口(15)相连的强电解水排出管(22)相连的电解水流入口(6-1)、与上带流量控制阀B(8)的分流支管B(4-2)相连的稀释水流入口(6-2)、包含有pH检测感应器和稀释水进量控制装置的自动监控器(23)和被稀释到指定pH值的达标电解水出口(6-3);
f.所述的第一端部限位安装板(5-1)的主板上设置有盐水导入口(9)、排气孔(24),一个侧面上设置有限位凸环A(25)和限位卡肩A(26),中间限位安装板(5-3)的主板上设置有槽间互通孔(10),双侧工作面上设置有限位凸环B(27)和限位卡肩B(28),第二端部限位安装板(5-2)上设置有盐水排出口(11);
g.所述的内侧电极(29)的侧板由上设有2μm厚白金、厚度为2mm的钛金平板制成,除第一侧板(29a)外,在其余三个侧板(29b)、(29c)和(29d)上均设置有数个对穿孔(32);
h.所述的隔膜支体(30)包含有上框(30-1)、下框(30-2)、夹设在上框(30-1)和下框(30-2)之间、由互连的平板状第一侧板(30-3a)和框格状第二侧板(30-3b)、第三侧板(30-3c)及第四侧板(30-3d)构成的侧板(30-3)以及设置在三个框格状侧板(30-3b)、(30-3c)和(30-3d)上的隔膜(30-4),所述的上框(30-1)和下框(30-2)的厚度厚于侧板(30-3)的厚度,所述的隔膜(30-4)由经氧化钛腹膜处理过的聚氟乙烯树脂薄膜制成,依托设置在所述的三个框格状侧板(30-3b)、(30-3c)和(30-3d)上,位于三个格状框架侧板(30-3b)、(30-3c)和(30-3d)开口部上部分呈双面裸露状态;
i.所述的外侧电极(31)主体呈由轴向垂直侧板构成的四角形方筒状,同轴限位套装设置在内侧电极(29)以及隔膜支体(30)的外侧,外侧电极(31)的四个侧板均由上设有2μm厚白金膜、厚度为2mm的钛金平板制成,第一侧板(31a)靠下方位置上设置有所述的进水口(12),第三侧板(31c)靠上方位置上设置有所述的电解水排出口(13);
j.所述的隔膜支体(30)插装设置在外侧电极(31)内、内侧电极(29)插装设置在隔膜支体(30)内,三部件以X轴为中心轴同轴套装,两侧开口由第一端部限位安装板(5-1)上的限位凸A(25)和限位卡肩A(26)以及中间限位安装板(5-3)上的限位凸环B(27)和限位卡肩B(28)限位装配设置呈一体;
k.所述的内侧电极(29)限位于限位凸A(25)和限位凸环B(27)的环内,隔膜支体(30)限位于限位凸A(25)和限位凸环B(27)的外侧限位卡肩A(26)和限位卡肩B(28)的肩面上,所述的外侧电极(31)限位于限位卡肩A(26)和限位卡肩B(28)上,所述的隔膜支体(30)上的较厚的上框(30-1)和下框(30-2)位于内侧电极(29)和外侧电极(31)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国锋,未经杨国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314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