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印刷版辊的堵头加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053057.7 | 申请日: | 2009-06-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203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2 |
| 发明(设计)人: | 姚根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运城制版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B5/00 | 分类号: | B23B5/00;B23Q3/06;B23B31/1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杨元焱 |
| 地址: | 201814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印刷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备加工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印刷版辊的堵头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印刷版辊的堵头在与管子焊接前要进行内孔和外圆的车削加工。其加工位置和加工后的形状如图1所示。图中所示,a为内孔加工面,b、c为外圆加工面。现有的加工方法是先用三爪卡盘夹紧堵头的外圆以加工堵头的内孔,然后以内孔定位顶紧或用卡盘反爪夹紧堵头加工外圆。这种加工方法存在的问题是,内孔、外圆分两次加工,需要两次装夹,生产效率低;两次装夹加工后,内外圆很难做到同心,加工精度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印刷版辊的堵头加工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印刷版辊的堵头加工方法,在数控车床上进行,包括以下措施和步骤:
a、制作一个专用压紧盘,安装在车床的尾座上;
b、制作一个端面驱动卡盘,替代车床原有的三爪自定心卡盘;
c、将堵头的右端面用专用压紧盘顶紧,将堵头的左端面用驱动卡盘顶紧;
d、开启车床带动堵头转动,用数控电动车刀架对堵头的外圆和内孔进行车削加工。
所述的专用压紧盘包括压紧盘本体、连接框架和莫氏锥柄;压紧盘本体为中空圆环形结构件,其通过轴承连接在连接框架的前端;连接框架为倒U形结构件,其前端面与轴承的外环相连,后端面与莫氏锥柄相连,中间设有容许所述的电动车刀架自由进出的空间;莫氏锥柄连接在连接框架的后端并与车床的尾座套筒固定相连。
所述的端面驱动卡盘包括三爪自定心卡盘,在三爪自定心卡盘的三个止爪上分别设有止爪齿。
本发明印刷版辊的堵头加工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堵头的加工只需一次装夹即可完成,提高了生产效率。
2、加工的外圆和内孔同心度好,提高了加工精度。
3、利用现有的车床改造,只须加装端面驱动卡盘和专用压紧盘,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印刷版辊堵头的加工部位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采用的专用压紧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3、图4是本发明中采用的端面驱动卡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加工外圆示意图;
图6是加工内孔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印刷版辊的堵头加工方法,在数控车床上进行。该方法需要制作一个专用压紧盘1,并将其安装在车床的尾座上;该专用压紧盘1的基本结构如图2所示,它包括压紧盘本体11、连接框架12和莫氏锥柄13。压紧盘本体为中空圆环形结构件,其通过轴承14连接在连接框架12的前端;连接框架12为倒U形结构件,其前端面与轴承14的外环相连,后端面与莫氏锥柄13相连,中间设有容许电动车刀架3(配合参见图6)自由进出的空间;莫氏锥柄13连接在连接框架的后端并通过一个防止转动销15与车床的尾座套筒固定相连。
另外,还需要制作一个端面驱动卡盘2,以替代车床原有的三爪自定心卡盘。该端面驱动卡盘2的基本结构如图3、图4所示,它包括三爪自定心卡盘本体,在三爪自定心卡盘本体的三个止爪21上分别设有止爪齿22。
配合参见图5、图6,将专用压紧盘1和端面驱动卡盘2安装在车床上后,即可按以下步骤加工堵头4。
1、根据堵头外圆的大小调节端面驱动卡盘2上三个止爪21形成圆的大小。
2、把堵头4装在端面驱动卡盘2上。
3、摇紧尾座手轮,将堵头4的右端面用专用压紧盘1顶紧,将堵头的左端面用端面驱动卡盘2顶紧。
4、根据堵头4的尺寸要求编写数控加工程序。
5、采用标准的机夹电动车刀架3。
6、手动对刀。
7、开启车床带动端面驱动卡盘2转动,端面驱动卡盘2带动堵头4转动,用数控电动车刀架3的刀尖31对堵头4的外圆进行车削加工,如图5所示。用数控电动车刀架3的刀尖32伸入专用压紧盘1的空间内,对堵头4的内孔进行车削加工,如图6所示。最后加工成图1所示的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运城制版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运城制版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30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维钻工件横推装置
- 下一篇:一种原位还原金属纳米结构的直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