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音叉型振动片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053020.4 | 申请日: | 2009-06-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405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03 |
| 发明(设计)人: | 王裕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晶(宁波)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3H9/21 | 分类号: | H03H9/21;H03H9/215 |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志达;谢文凯 |
| 地址: | 315800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音叉 振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振荡器件的振动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音叉型振动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业蓬勃发展,模拟电路时代已经演化成精密的逻辑数字电路时代,而身为 逻辑数字电路心脏的时序电路就成为不可或缺的关键组件。在时序电路中,石英晶体振荡 器为必要的关键组件,其可应用的范围举凡如数字电视、游乐器、数字相机、手表等消费 性产品、计算机、硬盘等信息产品,行动电话、无线电电话等通讯产品等。因此,在各种 电子产品随着人性化需求进行演进时,如何使石英晶体振荡器符合趋势的发展并具有更优 良的运作成效,成为大家所汲汲营营追求的。
音叉造型的石英振动片是晶体振荡器所使用之石英振动片的其中一种。请参阅第1图, 最原始之音叉型石英振动片10具有一基部12,二个分别由基部突出形成的振动臂14。随 着小型化的需求,音叉型振动片10在缩小基部12与缩短振动臂14的制程下,将使得振 动臂14的垂直成分增加,造成能量的漏失。鉴此,另一种音叉型石英振动片16被提出, 如第2图所示,其系于基部18形成有切槽20,来阻止振动传递至基部18,而产生能量泄 漏。但此种设计在小型化需求下时,仍无法避免振动波沿着与振动臂22直线连接之基部 18传递,此外总体长度无法获得更进一步的缩减。
有鉴于此,本发明遂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之缺失,提出一种展新的音叉型振动片,以有 效克服上述之该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尺寸微小化时,仍具有优异的电气讯号的一 种音叉型振动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音叉型振动片,其包含有:二 个定位部,以及一振动区,其包含有:
一振动底部,夹持于所述的二个定位部中间,所述的振动底部在邻近定位部处各形成
有至少一贯穿孔;二个振动臂,由所述的振动底部的一端侧延伸。
所述的贯穿孔系紧邻所述的定位部;所述的振动底部的末端与该定位部的末端对齐; 所述的定位部各设置有一点胶区。
所述的振动底部在水平方向的长度为190~230微米,所述的振动臂在水平方向的长 度为900~1500微米,所述的振动臂在垂直方向的长度为30~80微米;所述的振动臂之 间距为60~90微米;所述的定位部在水平方向的长度为590~630微米,在垂直方向的长 度为70~90微米;所述的贯穿孔在水平方向的长度为80~120微米,在垂直方向的长度 为40~60微米。
所述的音叉型振动片,其在水平方向的长度为1090~1730微米,厚度为70~110微 米;其材质为石英;其封装于一壳体内,以组构成为一压电器件。
所述的定位部的末端凸出于所述的振动底部的末端。
所述的贯穿孔系紧邻该定位部;所述的定位部各设置有二个点胶区,其一是位于该定 位部末端凸出于所述的振动底部末端的位置上。
所述的振动底部在水平方向的长度为250微米,所述的振动臂在水平方向的长度为 1300~1800微米,所述的振动臂在垂直方向的长度为80~120微米;所述的振动臂之间距 为70~90微米;所述的定位部在水平方向的长度为980~1020微米,在垂直方向的长度 为110~130微米;所述的贯穿孔在水平方向的长度为50~100微米,在垂直方向的长度 为90~110微米;所述的定位部末端凸出于该振动底部末端之长度为50微米。
所述的音叉型振动片,其在水平方向的长度为1600~2100微米,厚度为90~110微 米;其材质为石英;其封装于一壳体内,以组构成为一压电器件。
有益效果
发明提出一种音叉型振动片,其能在尺寸微小化,依然具有优异的电气讯号。
附图说明
第1图系现有技术音叉型振动片的示意图。
第2图系另一种现有技术音叉型振动片的示意图。
第3图系本发明之音叉型振动片的第一实施例示意图。
第4图系由本发明之第一实施例所构成之压电器件的示意图。
第5图系本发明之第一实施例与习知的音叉振动片在微小化时电气讯号的变异仿真示意 图。
第6图系本发明之音叉型振动片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
第7图系本发明之音叉型振动片之振动底部与贯穿孔水平长度变化时,所对应的电气讯号 变异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晶(宁波)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台晶(宁波)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30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