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饰用涂料转移膜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052388.9 | 申请日: | 2009-06-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056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 发明(设计)人: | 陈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武 |
| 主分类号: | B44C3/02 | 分类号: | B44C3/02;C09D191/06;C09D133/00;C09D133/04;C09D129/04;C09J129/04;C09J103/04;C09J123/08 |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傅戈雁 |
| 地址: | 73007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饰 涂料 转移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涂料转移膜,具体为一种装饰用涂料转移膜。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室内外装饰离不开涂料和壁纸,它们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而且还可起到防潮、消音、防火等特殊效果,是装饰行业最基本的装饰材料之一。传统的施工方法是将涂料直接涂刷于墙面,这种施工方法不仅浪费涂料、耗时耗力、墙面效果单一,而且在涂料配方中为了满足这种涂刷工艺的要求,必须增加适当的辅料(诸如为了流平和施工气候环境而添加的各种表面活性剂等),无形中增加了原料的制作成本,增加了客户的负担;壁纸虽然具有装饰效果美观且多样化的特点,但其高昂的成本及环保和耐候性能较差等缺陷亦限制了它的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装饰用涂料转移膜,以解决现有技术的涂刷涂料施工工艺复杂、装饰效果单一和壁纸制作成本高,环保和耐候性差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涂料转移膜,由外而内依次为:承载层、离型层、印刷层、涂料层和粘合层等五层构成;所述的承载层为PET、BOPP或PP中的一种基材;所述的离型层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及配比:防水粘合剂40-90份、离型剂3-20份、抗紫外线剂0.1-1.4份、表面活性剂0.1-3份、颜料0-4份和去离子水5-30份;所述的涂料层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及配比:胶粘剂5-35份、遮光剂和填充剂6-30份、抗氧化剂0.2-2份、防霉剂0.2-1份、表面活性剂0.1-3份、颜料0-2份、去离子水60-120份;所述的粘合层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及配比:水性粘合剂70-95份、防霉剂0-1份、表面活性剂0.1-1份、去离子水10-30份。
所述的防水粘合剂为丙稀酸乳液、纯丙乳液、乙烯-醋酸乙烯共聚乳液、水性聚氨酯乳液和水性环氧树脂乳液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离型剂为水性蜡乳液、丙烯酸乳液和纯丙乳液种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抗紫外线剂为UV-531、赫特HTUV-150和汽巴BT-202中的一种。
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OP-10、平平加O和有机硅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颜料为酞菁蓝、铬黄、铬红和群青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胶粘剂为聚乙烯醇、丙烯酸乳液、纯丙乳液、乙烯-醋酸乙烯共聚乳液和水性聚氨酯乳液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遮光剂和填充剂为钛白粉、碳酸钙、滑石粉、二氧化硅和三氧化二铝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防霉剂为5-氯-2-甲基-4-异噻唑啉-3-酮、2-甲基-4-异噻唑啉-3-酮和1,3-二羟甲基-5,5-二甲基乙内酰脲中的一种。
所述的抗氧化剂为抗氧剂1076、抗氧剂1010和抗氧剂264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水性粘合剂为聚乙烯醇、改性淀粉和乙烯-醋酸乙烯共聚乳液中的一种或几种。
上述涂料转移膜的制备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将离型层涂料涂于0.012~0.1mm厚的承载层基材上,烘干收卷后,利用凹版印刷机将图文镜像印刷于涂布面;待烘干收卷后,再利用涂布机将涂料层涂于印刷层上,涂布厚度以涂料膜达到98%以上遮光率为准,根据涂布方式的不同可涂布多遍;待完全烘干后,将粘合层涂料涂布于涂料层上,烘干后收卷;经过压纹机压制花纹后再分切成成品。
本发明方法适用于制作彩色印花、单色、压纹、模切等多种效果的转移膜。如果制做单色转移膜无需进行印刷层工艺操作。如果制作光面效果无须进行压纹工艺操作。
所述的离型层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按配比将颜料在300转/分钟的搅拌状态下逐步加入水中,然后将搅拌速度提升到1000转/分钟,搅拌20-30分钟,待颜料完全分散后备用;将配方所述乳液按配方次序在200-300转/分钟的搅拌状态下逐步混合在一起,在1000转/分钟的状态下搅拌10-20分钟,待乳液完全混合均匀后,用300目网布过滤一遍,放置4小时,待完全消泡后即可上机涂布。一般要求湿重每平方米涂布30-100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武,未经陈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238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电控制动水冷装置
- 下一篇:轮边驱动式车轮制动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