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钠盐腰果酚新型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052239.2 | 申请日: | 2009-05-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980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1 |
| 发明(设计)人: | 黎明;全春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美东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F17/12 | 分类号: | B01F17/12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贸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28 | 代理人: | 严新德 |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钠盐 腰果 新型 表面活性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有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钠盐腰果酚新型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表面活性剂的应用十分广泛,已深入到各种民用及工业领域,表面活性剂是双亲化合物,其分子中至少有一个基团明显地对极性表面具有亲和性,能保证在水中的溶解性,另一个基团对水没有亲和力,而具有亲油性质。普通的表面活性剂亲水基是极性基团如羧酸基、磺酸基、硫酸基、磷酸盐、胺盐、季铵盐、氧乙烯等,亲油基团是非极性的碳氢链。亲油基团的主要原料来源是两大类,一是矿物质(化石)资源,主要指石油资源;二是可再生的生物质资源,是指由植物油、动物油。目前,在全球表面活性剂市场中,石油基本产品约占75%,在我国以石油基为原料的产品占据80%以上的市场。在以石油为原料方面,随着石油价格逐渐上涨,人们的环境意识日益增强,可持续性发展促使人们更多地使用可再生的天然资源;然而在生物资源方面,动物油生产能力却有限,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植物油以其可再生、无环境污染和生产工艺简单等优异的性能受到人们的青睐。本发明的表面活性剂结构与直链烷基苯磺酸钠相似,直链烷基苯磺酸钠因其优良的性能,如加工性、配伍性和优良的生物降解性等,几十年来一直在表面活性剂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钠盐腰果酚新型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这种钠盐腰果酚新型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要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表面活性剂加工复杂、配伍性性能差,不能生物降解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钠盐腰果酚新型表面活性剂,具有如下的结构式:
其中,R代表C15H31。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的钠盐腰果酚新型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利用腰果酚和磺化试剂反应,再与含有钠离子的碱中和后制备腰果酚新型表面活性剂,其反应的方程式如下:
进一步的,反应时先把腰果酚加入反应器中,然后再加入磺化试剂反应,其中,腰果酚和磺化试剂的摩尔比1∶0.8~1.2,出料后用含有钠离子的碱调产物PH值为碱性,过滤就得到所述的腰果酚新型表面活性剂。
进一步的,在加入的料中,所述的腰果酚纯度大于等于80%。
进一步的,在加入的料中,所述的磺化试剂选自SO3、或者硫酸(如质量分数98%硫酸、质量分数92.5%硫酸即绿矾油等)、或者发烟硫酸(含质量分数20%~25%或60%~65%游离SO3的硫酸)、或者氯磺酸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的,在加入的料中,所述的含有钠离子的碱选自NaOH、或者Na2CO3、或者NaHCO3中的任意一种。
本发明中,从天然腰果壳中提取的高纯度腰果酚无毒,色浅,用这种优良的可再生生物质腰果酚经过磺化反应,再用碱中和可获得无毒环保、性能优异的腰果酚新型表面活性剂,其机理是:腰果酚结构中的苯酚环上的氢原子被磺化试剂磺化后生成含直连的苯酚磺酸,再与碱液中和得到相应的钠盐。
本发明于现已有的相关直链表面活性剂相对照,其效果是积极和明显的。本发明腰果酚新型表面活性剂生产工艺简便,常温、常压下即可发生反应,生产设备要求不高,本发明腰果酚新型表面活性剂同时具有良好的水力润滑性,去污力强,泡沫适中,溶解性好,皮肤刺激行小,生物降解性优良;并且能与其他表面活性剂的配伍性好。能够作为柔软剂、洗涤增效剂、乳化剂等在工业生产和生物工程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钠盐腰果酚新型表面活性剂,具有如下的结构式:
其中,R代表C15H31。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的钠盐腰果酚新型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利用腰果酚和磺化试剂反应,再与含有钠离子的碱中和后制备腰果酚新型表面活性剂,其反应的方程式如下:
进一步的,反应时先把腰果酚加入反应器中,然后再加入磺化试剂反应,其中,腰果酚和磺化试剂的摩尔比1∶0.8~1.2,出料后用含有钠离子的碱调产物PH值为碱性,过滤就得到所述的腰果酚新型表面活性剂。
进一步的,在加入的料中,所述的腰果酚纯度大于等于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美东生物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美东生物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22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