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期因子蛋白的用途及含该蛋白的医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52136.6 | 申请日: | 2009-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0185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16 |
发明(设计)人: | 韩伟;张忠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8/19 | 分类号: | A61K38/19;A61P19/08;A61P19/02;A61F2/28;A61F2/82;A61L27/54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锡麟;王桂忠 |
地址: | 20024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期 因子 蛋白 用途 医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技术领域的蛋白的用途及含该蛋白的医用装置,具 体是一种中期因子蛋白的用途及含该蛋白的医用装置。
背景技术
软骨是一种无血管的连接组织,分布在全身的各个部位。它由软骨细 胞和细胞外基质构成,软骨基质由软骨细胞分泌并由其维持。根据形态学 的标准及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的含量,可将软骨组织分为三类:透明软骨, 弹性软骨和纤维软骨。透明软骨如鼻隔,关节软骨,气管和支气管;弹性 软骨如耳和会厌;纤维软骨如半月板,椎间盘。Naumann,A等在《Journal of Histochemistry and Cytochemistry》(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2002 年第50期1049~1058页发表了题为《Immunochemical and mechan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cartilage subtypes in rabbit》(兔软骨几种组 织的免疫组织化学和机械特征研究)一文中,文中评述,透明软骨主要含 有II型胶原,弹性软骨则含有弹性蛋白,而纤维软骨主要含有I型胶原。
上述软骨组织中关节软骨和椎间盘在全身运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关 节软骨和椎间盘的细胞外基质平衡依赖于关节软骨细胞和椎间盘细胞的合 成代谢和分解代谢。当软骨基质平衡打破时,软骨组织失去软骨基质并逐 渐失去正常的生理功能,最终导致关节和椎间盘疾病,例如骨关节炎和椎 间盘退变。由于软骨自身修复能力十分有限,目前多种用于改善软骨再生 的临床方法和实验手段还不能有效满足修复受损伤软骨的临床治疗需要。
对受损伤软骨组织的生物学治疗方法在将来有可能成为慢性传统治疗方法 和主要重建外科手术方法的有效替代。但这些生物治疗方法都依赖于生长 因子的使用。目前,很多细胞因子被深入地研究,主要研究其对软骨细胞 的生长、分化和对软骨基质的合成等方面的作用,例如成纤维细胞生长因 子(FGFs),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 软骨源形态发生蛋白(CDMPs),骨形态发生蛋白(BMPs)和连接组织生长 因子(CCN2/CTGF)。Shida,J等在《Journal of Orthopaedic Research》 (整形外科研究杂志)2002年第277期7493~7500页发表了题为 《Regulation of osteoblast,chondrocyte,and osteoclast functions by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FGF)-18 in comparison with FGF-2and FGF-10》(成纤维生长因子-18与成纤维生长因子-2和成纤维生长因子-10 对成骨细胞,软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功能调节的比较)一文,文中评述, 如FGF-2和FGF-18通过关节腔注射给药,FGF-2可以促进年轻大鼠的关节 软骨增大,但同时也能促进间充质细胞的增殖,并覆盖在关节软骨表面。 Ellsworth,J.L等在《Osteoarthritis and Cartilage》(骨关节炎与软 骨)2002年第10期308~320页发表了题为《Fibroblast growth factor-18 is a trophic factor for mature chondrocyte and their progenitors》 (成纤维生长因子18是成熟软骨细胞及其祖细胞的营养因子)一文,文中 评述,通过腺病毒表达的FGF-18可以促进注射病毒部位周围软骨细胞的表 层形成,但对周围的小鼠耳弹性软骨无影响。因此,尚待发现一种生长因 子可以促进体内软骨组织的生长,而不促进其他类型细胞的增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21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