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量加样泵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51919.2 | 申请日: | 2009-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7111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04 |
发明(设计)人: | 周宋兵;朱慧伟;胡瑞;黄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凯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49/10 | 分类号: | F04B49/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雷绍宁 |
地址: | 200433上海市杨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量 加样泵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用于医疗设备或实验室自动化设备,具体说是一种用以微升级液体转移的微量加 样泵。
背景技术
加样泵为科研单位实验室或医院检验科室对液体进行置换之用。当处理大批量样本而单 次采样量又极其微小时,对加样人员及相关加样设备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了减小误差及 防止交叉传染,中国申请200610026040.9公开了这样一种由微机控制的微量加样泵,主要由 电机、传动丝杆、活塞、依次从上到下连为一体的滑动套筒、枪头、吸头去除套、吸头组成。 电机能驱动传动丝杆上下运动,其中吸头采用的是一次性吸头,吸头去除套固定在泵身上靠 近枪头的地方,电机运行到指定位置的时候,去除套顶住了吸头,传动丝杆继续向上运动, 能把吸头打掉。工作原理如下:当吸头进入待转移的液体后,电机根据指令控制丝杆移动一 定距离,此时活塞、配合使用的吸头和要取样的液体之间形成了压力差,从而把液体吸到吸 头中间,然后整个泵体脱离液体,由于吸头端口很小,液体的表面张力保证了液体不会漏出, 然后把吸头移动到需要加样的地方,电机再次根据指令控制丝杆移动一定距离,从而准确把 液体打出。在整个采样、加样过程中,液体始终停留在吸头中,不与泵体其他部件直接接触。 当加样完成后,可把吸头也打掉,避免了冲洗问题。在加样泵上还设置有光电开关和压力传 感器,分别用于判断电机原点位置及检测液面。取样精度由微机控制。
活塞连接枪头,吸头与枪头为紧配合,但是这种紧配合不是绝对可靠。由于该微量加样 泵无法实时检测吸头是否脱落,一旦吸头掉落,微机不能作出相应反应。实时监测吸头是否 从枪头上脱落是一自动液体分配的重要功能。吸头有可能会掉落在液体转移的不同阶段,如 果吸头掉落后,微机未发现吸头脱落,而继续“盲目”工作,将直接导致加样失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带有检测吸头是否脱落功能的微量加样泵,该加样泵能 实时监测吸头状况,并把相应信息传递至微机,保证了液体转移的质量,克服了现有技术中 存在的缺陷。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微量加样泵,包括泵身和设于泵身下端的枪头,在枪头外设有可沿枪头上下滑动的 套筒,还包括一个套筒位置检测装置与所述泵身相连接。
优选地,枪头外壁上还开有凹槽,套筒内壁上设有突起,所述突起与凹槽相配合。
优选地,所述凹槽为环槽。
进一步地,在凹槽的上端面与突起之间还套有压簧。
优选地,所述套筒位置检测装置包括一光电传感器和设在套筒上的挡板,当套筒上下滑 动时,所述挡板可触发所述光电传感器。
进一步地,在泵身上固定有电路板,所述光电传感器位于电路板上。
进一步地,还有吸头套于枪头下端,与套筒相接触。
套筒套于枪头上,套筒的突起可在枪头上的凹槽内上下移动,吸头紧套于枪头的末端。 吸头未套上之前,套筒处于最低位置。吸头套上后,吸头托着套筒向上移动,使套筒到达一 个较高位置;吸头一旦脱落,套筒受自重或复位弹簧的作用回到最低位置。因此,可以根据 套筒的位置来判断吸头是否从枪头上脱落,套筒位置检测装置将套筒的位置信号传递给控制 器,即可判断出吸头是否在枪头上。
由此可见,本发明能实时检测出吸头脱落情况,一旦吸头掉落,加样泵即能作出相应反 应,为采样、加样提供了可靠保障,同时取代了人工监控。
附图说明
图1为微量加样泵的吸头套上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微量加样泵的吸头掉落后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圈A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微量加样泵包括泵身1、套筒2、电路板6、吸头4。其中泵身1主要包括依次连 接的丝杆11、活塞12和枪头13,枪头13在泵身1的下端。丝杆11作为驱动件。套筒2套 在枪头13上,可沿枪头13上下滑动,但不能转动。枪头13的下端可以套接一次性普通吸头 4,用于吸取试样,吸头4与枪头13紧配合并与套筒2的下端相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凯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凯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19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