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额外分流汇流功能的挤出机多级螺杆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051467.8 | 申请日: | 2009-05-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908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 发明(设计)人: | 刘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亦晨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7/60 | 分类号: | B29C47/60;B29C47/84;B29C47/92 |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王敏杰 |
| 地址: | 20012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额外 分流 汇流 功能 挤出机 多级 螺杆 结构 | ||
1.一种具有额外分流汇流功能的挤出机多级螺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下部螺杆组、外侧螺杆组和内侧螺杆组,三者位于由内腔壳(22)所围成的相互连通的下部混合腔(24)和上部混合腔(23)内;
所述下层螺杆组包含结构相同的第一主螺杆(41a)和第二主螺杆(41b),二者相互啮合对转并位于下部混合腔(24)内;
所述外侧螺杆组包含结构相同的第一副螺杆(42a)和第二副螺杆(42b),二者之间设有内侧螺杆组并位于上部混合腔(23)内;
所述内侧螺杆组包含结构相同的第一补偿螺杆(43a)和第二补偿螺杆(43b),二者位于外侧螺杆组的螺杆之间并位于上部混合腔(23)内;
所述第一副螺杆(42a)、第一补偿螺杆(43a)、第二补偿螺杆(43b)和第二副螺杆(42b)依次相互啮合对转,四者圆心位于同一直线上;
所述第一主螺杆(41a)和第二主螺杆(41b)位于第一副螺杆(42a)、第一补偿螺杆(43a)、第二补偿螺杆(43b)和第二副螺杆(42b)的下部,并且分别与第一副螺杆(42a)和第二副螺杆(42b)相互啮合对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挤出机多级螺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螺杆(41a)和第二主螺杆(41b)结构相同,都包含以下结构:
至少2个连接段(51);
至少2个绝热隔离段(52);
至少1个预混合段(53);
至少1个加热混合段(54);
至少1个高温混合段(55);
1个出料段(56);
所述第一主螺杆(41a)和第二主螺杆(41b)的各相应连接段(51)、各相应绝热隔离段(52)、各相应预混合段(53)、各相应加热混合段(54)、各相应高温混合段(55)相互啮合;
所述第一副螺杆(42a)、第二副螺杆(42b)、第一补偿螺杆(43a)和第二补偿螺杆(43b)结构相同,都包含以下结构:
至少2个连接段(51’);
至少2个绝热隔离段(52’);
至少1个预混合段(53’);
至少1个加热混合段(54’);
1个出料段(56’);
所述第一副螺杆(42a)和第一补偿螺杆(43a)的各相应连接段(51’)、各相应绝热隔离段(52’)、各相应预混合段(53’)、各相应加热混合段(54’)相互啮合;
所述第一补偿螺杆(43a)和第二补偿螺杆(43b)的各相应连接段(51’)、各相应绝热隔离段(52’)、各相应预混合段(53’)、各相应加热混合段(54’)相互啮合;
所述第二补偿螺杆(43b)和第二副螺杆(42b)的各相应连接段(51’)、各相应绝热隔离段(52’)、各相应预混合段(53’)、各相应加热混合段(54’)相互啮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挤出机多级螺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螺杆(41a)的各连接段(51)、各绝热隔离段(52)、各预混合段(53)、各加热混合段(54)分别与第一副螺杆(42a)的各连接段(51’)、各绝热隔离段(52’)、各预混合段(53’)、各加热混合段(54’)相互啮合;
所述第二主螺杆(41b)的各连接段(51)、各绝热隔离段(52)、各预混合段(53)、各加热混合段(54)分别与第二副螺杆(42b)的各连接段(51’)、各绝热隔离段(52’)、各预混合段(53’)、各加热混合段(54’)相互啮合;
所述第一副螺杆(42a)、第二副螺杆(42b)的出料段(56’)分别终止在第一主螺杆(41a)和第二主螺杆(41b)上,已经相应物料传输至第一主螺杆(41a)和第二主螺杆(41b);所述第一补偿螺杆(43a)、第二补偿螺杆(43b)的出料段(56’)分别终止在第一主螺杆(41a)和第二主螺杆(41b)的上方,已经相应物料传输至第一主螺杆(41a)和第二主螺杆(41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亦晨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亦晨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146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字塔型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点阵夹芯板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双密度产品的成型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