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能自动调节吸针位置的多吸针移液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051164.6 | 申请日: | 2009-05-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5939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1 |
| 发明(设计)人: | 缪志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科华实验系统有限公司;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L3/02 | 分类号: | B01L3/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顾锡文 |
| 地址: | 200233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调节 位置 多吸针移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化分析技术,特别是一种能够自动调节吸针位置的多吸针移液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生化实验室将面对更复杂的研究目标和不断增加的样本数量,生化分析所承担的样品处理工作量也成倍增长,其操作流程实现自动化运行是必然趋势。在这些样品、试剂的前处理过程中,移液操作将反复穿插在各个流程之间,如样品的转移、试剂的添加等,经过处理的样品再运送到检测设备进行分析研究。
目前世界领先的移液技术主要包括采用多移液通道的独立动态定位系统技术的多吸针移液装置,如瑞士哈密尔顿(HAMILTON)公司的自动化液体处理工作站,该移液装置的机械臂上可安装多个移液通道,根据需要可选配1、2、4、8、12、16通道,每个通道均由高精度马达和微处理器程序控制,可在机械臂的Y轴、Z轴方向独立移动定位和移液。其通道间距可以调节以满足各种规格多孔板或样品管的多通道同时操作,这种独立的灵活性大大提高了各种实验的速度。但是该装置通常采用4或8通道模块操作,为了保证各通道的吸针间隔位置的准确度和保持处在同一条直线上,主要依靠各移液通道的滑轨加工装配精度,所以设备的制造成本昂贵;而且装置长期运行后,因机械部件磨损造成定位有积累偏移。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多通道移液装置造价昂贵,容易磨损产生累积偏移所存在的技术问题,研制出一种能自动调节吸针位置的结构加以改进。
依据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能自动调节吸针位置的多吸针移液装置,包括机械臂、移液通道、吸液管、滑轨、吸针,还包括定位件;定位件由滑块,上弹簧、下弹簧、定位圈组成;
其中框形滑块的上下框有通孔,在左右框的前后侧面,若左框有横截面呈梯形的凸筋,则右框相应有横截面呈梯形的凹槽,滑块上的凸筋与凹槽有两种相对应的结构,左右框的左右侧面的下端有翼角,在滑块的底端有接头套;
其中在框内安置有上弹簧、下弹簧的滑块,套装在移液通道的吸液管下部,定位圈安装在上弹簧、下弹簧之间的吸液管上;
其中移液通道的滑轨安装在机械臂上,吸针套装在吸液管下端。
上述装置,其中相邻移液通道的滑块前后侧面上的凸筋与凹槽相互啮合接触。
上述装置,其中移液通道的数量可根据移液操作需要选择。
本发明由于采取了以上技术措施,在多移液通道模块进行移液操作时,其定位件之间呈梯形的凸筋与凹槽啮合,应用斜面接触能自动调节间隙的原理,从而降低了对设备的高精度加工装配要求,节约了制造成本。同时还避免了设备长期运行后产生的积累偏移,保证了吸针定位准确性,移液操作的精确性和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滑块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是本发明的滑块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是本发明的滑块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5是本发明的定位件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定位件组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能自动调节吸针位置的多吸针移液装置,包括机械臂1、移液通道2、吸液管3、滑轨4、吸针5及定位件6,每个移液通道2均由高精度马达和微处理器程序控制,通过滑轨4在机械臂1的轨道中作Y轴、Z轴方向独立移动定位和吸液,因此该装置的制造成本昂贵。本发明是在移液通道2上增加一个定位件6,在多个吸液通道2(图示为8通道移液模块组合)工作时,可以相互靠拢啮合定位成一个组合体,保证了多吸针移液位置的准确性。
如图2所示,其中框形的滑块7上下框有通孔71、72,在左右框的前后侧面,若左框有横截面呈梯形的凸筋73,则右框相应有横截面呈梯形的凹槽74,滑块7上的凸筋73与凹槽74有两种相对应的结构,左右框的左右侧面的下端有翼角75,在滑块7的底端有接头套76。
如图3、4所示,其中相邻移液通道的定位件6的滑块7的前后侧面上,若其中一个的左框是凸筋73,则另一个左框是凹槽74,反之亦然,所以滑块7上的凸筋73、凹槽74有两种相对应的结构。这种结构的滑块7在相互靠拢时凸筋73与凹槽74能啮合定位。
如图5所示,本发明的定位件6包括滑块7、上弹簧8、下弹簧9、定位圈10。其中滑块7框内的上下空间安置有上弹簧8、下弹簧9,再通过上下框的通孔71、72套装在移液通道2的吸液管3下部,定位圈10安装在上弹簧8、下弹簧9之间的吸液管3上,其中移液通道2的滑轨4安装在机械臂1上,吸针5套装在吸液管3下端。
如图6结合图1所示,移液通道2的数量可根据移液操作需要选择。其中多吸针移液装置中相邻吸液通道2的定位在高精度马达和微处理器程序控制下,其定位件6的滑块7的前后侧面其横截面呈梯形的凸筋73与凹槽74可相互啮合。本发明正是应用这种结构的斜面接触配合能自动调节间隙的原理,自动调节吸针位置,保证多吸针的定位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科华实验系统有限公司;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科华实验系统有限公司;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11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