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环保高效柴油降凝剂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051151.9 | 申请日: | 2009-05-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192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06 |
| 发明(设计)人: | 程诗强;梁学森;盛小飞;慕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九元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0L1/196 | 分类号: | C10L1/196;C10L1/16;C10L1/19 |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城创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伍堂 |
| 地址: | 200120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环保 高效 柴油 降凝剂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功能精细化学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新型环保高效 柴油降凝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柴油降凝剂又称柴油低温流动性改进剂,是目前柴油生产中一 种常用的添加剂,它对炼油厂提高柴油产率,提高生产的灵活性和提 高经济效益有着显著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制备一种新型降凝剂,通过加入降凝剂来改善 柴油的凝点和冷滤点,将传统的0#柴油降为-10#和-20#。
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新型环保高效柴油降凝剂的制备方 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下列重量百分比的原料:50~70%的有机溶剂 A、13~15%的丙烯酸高碳醇酯和马来酸酐共聚物B、5~10%的α-烯烃 与马来酸酐共聚物C、8~13%的醋酸乙烯—富马酸酯D、7~12%的烷 基萘E,在35~60℃,以转速为600~1000转/min进行搅拌均匀后冷却 制得;所述的丙烯酸高碳醇酯和马来酸酐共聚物B是由丙烯酸高碳醇 酯和马来酸酐按摩尔比1~1.5:1在密闭容器中在氮气保护下,以60~ 85℃,反应5~8h制得;所述的α-烯烃与马来酸酐的共聚物C是采用α- 烯烃与马来酸酐按摩尔比2~3:1,在密闭容器中在氮气保护下,以 60~85℃,反应5~8h制得;所述的醋酸乙烯—富马酸酯D,是采用 醋酸乙烯与富马酸酯按摩尔比为1:1~3,在密闭容器中在氮气保护下, 以60~85℃,反应5~8h制得。
所述的有机溶剂A为含水量低于0.1%的甲苯和含水量低于 0.1%的醋酸丁酯重量比为2:1的混合物。
所述的烷基萘E,为市售的化学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0#柴油中分别加入50ppm和100ppm由 上述方法制备而成的高效柴油降凝剂,可分别制得-10#和-25#柴油, 加入量仅为同等效果普通柴油降凝剂加入量的十分之一,而本发明产 品的成本仅提高不到2%,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同时将传统使用的 毒性较大的二甲苯溶剂完全剔除,微毒溶剂甲苯中三分之一以醋酸丁 酯替代,大大提高了环保性能。
[具体实施例]
下面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首先用丙烯酸高碳醇酯和马来酸酐摩尔比1.2:1在密闭容器中 在氮气保护下,60~85℃反应5~8h制得丙烯酸高碳醇酯和马来酸酐 共聚物B;由α-烯烃与马来酸酐摩尔比2:1,在密闭容器中在氮气保 护下,在60~85℃反应5~8h制得的α-烯烃与马来酸酐的共聚物C;由 醋酸乙烯与富马酸酯摩尔比为1:1.5,在密闭容器中在氮气保护下, 在60~85℃反应5~8h制得的醋酸乙烯—富马酸酯D。
其次在100g甲苯和50g醋酸乙酯组成的混合物A中,先加入75克 丙烯酸高碳醇酯和马来酸酐共聚物B,再加入50gα-烯烃与马来酸酐的 共聚物C,再加入8g醋酸乙烯—富马酸酯D,最后加入13g烷基萘E, 在35~60℃,以转速为600~1000转/min进行搅拌均匀后冷却至室温 得成品。
实施例2
首先用丙烯酸高碳醇酯和马来酸酐摩尔比1.2:1在密闭容器中 在氮气保护下,60~85℃反应5~8h制得丙烯酸高碳醇酯和马来酸酐 共聚物B;由α-烯烃与马来酸酐摩尔比2.2:1,在密闭容器中在氮气 保护下,在60~85℃反应5~8h制得的α-烯烃与马来酸酐的共聚物C; 由醋酸乙烯与富马酸酯摩尔比为1:1.5,在密闭容器中在氮气保护下, 在60~85℃反应5~8h制得的醋酸乙烯—富马酸酯D。
其次在100g甲苯和50g醋酸乙酯的混合物A中,先加入72克丙烯 酸高碳醇酯和马来酸酐共聚物B,再加入48gα-烯烃与马来酸酐的共聚 物C,再加入8g醋酸乙烯—富马酸酯D,最后加入15g烷基萘E,在35~ 60℃,以转速为600~1000转/min进行搅拌均匀后冷却至室温得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九元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九元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11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