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橡胶色母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50970.1 | 申请日: | 2009-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5024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07 |
发明(设计)人: | 孙淦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宏达着色剂厂 |
主分类号: | C08L21/00 | 分类号: | C08L21/00;C08L7/00;C08L9/06;C08L23/16;C08K13/02;C08K5/01;C08K5/09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城创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伍堂 |
地址: | 20007***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橡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橡胶色母技术领域,确切地说是一种橡胶色母及其制 备方法。
[背景技术]
橡胶色母,顾名思义为橡胶制品着色之发色母体,橡胶色母主体 成份为:颜料、表面活性剂和载体,只有将经过科学选择之颜料,表 面活性剂和载体,再经特殊工艺处理,然后再以合适之比例组合,方 能研制成功色泽鲜艳,性能优良的橡胶色母。其主要适用于橡胶制品 和橡塑共混制品着色。
橡胶制品因其用途不同而对胶种要求不同,橡胶分为二大类:天 然和合成橡胶,天然胶一般选用烟片胶3#、4#;而常用合成胶为:丁 苯、氯丁、氯化橡胶等;经归纳橡胶制品为:力车胎、全胶鞋、半胶 鞋、球类、劳防用品、矿用电线电缆、海底光缆护套及橡塑共混通讯 电线等。
目前,国内外已有多项公司或个人的专利发明生产用于橡胶着色 的色母,但存在下列三个方面问题:
一、贮藏稳定性差,主要表现在对颜料表面处理不科学或选用的 表面活性剂之疏水性能差,在贮存半年或一年过程中颜料发生新的凝 聚而致,尤以黑、蓝色色母为严重。
二、制品颜色不鲜艳,颜色是颜料发色的表现,而颜料受到水分 侵蚀后不仅会潮解,更严重的是在橡胶介质中的分散性能差,从而导 致颜料在制品中发色不充分,造成其主要原因为选用了液体石蜡,即 白油为颜料的润湿剂,而白油碳链上的磺酸基团,极易吸收空气中的 水分。
三、制品相对耐光性能差,橡胶制品必须经过高温硫化,使其由 线状结构成网状结构,从而提高制品的强力和伸长率,而经过高温硫 化后,制品内部结构进行重新排列,直至相对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采用独特原料配方,结 合复合型表面处理方法,制备一种性能稳定的橡胶色母。
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橡胶色母,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重量 份数比的原料制备而成:
颜料 50-65
环烷基油 10-25
十八酸钙盐 3-5
十八酸衍生物 0.5-1
纳米材料 0.5-2
低分子聚合物 0-8
胶料 15-22
所述的颜料为无机颜料或有机颜料。
所述的无机颜料为碳黑、钛白粉、铁黄、铁红的任一种或任意组 合;所述的有机颜料为偶氮颜料、偶氮缩合颜料、酞青颜料、杂环颜 料的任一种或任意组合。
所述的十八酸钙盐为硬脂酸钙。
所述的十八酸衍生物为十八烷基咪唑啉。
所述的纳米材料采用氧化锌或氧化硅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低分子聚合物为分子量1500的聚乙烯。
所述的胶料为天然橡胶、丁苯橡胶或三元乙丙橡胶中的任一种。
一种橡胶色母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上述重量份数比的原料 采用如下步骤制备:(1)颜料的复合处理:将环烷基油、十八酸钙 盐、低分子聚合物在捏合机内搅拌混合,温度85-90℃,时间1小 时,在搅拌条件下降温至50-55℃,加入颜料捏合润湿,1.0-1.5小 时,再加入十八酸衍生物,拌合0.5小时后进行三辊研磨;(2)共 混:研磨完毕后,与胶料混合1.5小时,再加入纳米材料,再混合0.5 小时;(3)切片获得成品。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复合型表面处理方法,极大程度的 对颜料颗粒进行包覆,降低了其表面能,使其始终处于稳定状态;采 用环烷基油作为润湿剂,避免了颜料的潮解,保证了制品颜色的鲜 艳;采用纳米材料,使橡胶制品在高温硫化后,纳米材料能迅速随胶 料结构重新排列而扩散,增加了对光的吸收和反射,提高制品的耐光 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颜色不同,颜料结构也不同,其选用配比也有差异,具体如 下表:
环烷基油:环保型KV4006(UV)克拉玛依石化公司产品;
十八酸钙盐:上海延安油脂厂产品;
十八酸衍生物:上海天坛助剂有限公司产品
纳米材料:德国德固萨公司和上海汇精纳米材料有限公司产品;
低分子聚合物:上海金山石化一厂产品;
胶料:中国石化齐鲁石油化工公司高桥石油化工公司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宏达着色剂厂,未经上海宏达着色剂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09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