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硒化锂-三硒化二锑阴极材料及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050872.8 | 申请日: | 2009-05-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826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0 |
| 发明(设计)人: | 余乐;傅正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58;H01M4/04;C23C14/28;C23C14/06 |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包兆宜 |
| 地址: | 2004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锂离子电池 硒化锂 三硒化二锑 阴极 材料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阴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阴极材料为硒化锂-三硒化二锑,所述硒化锂-三硒化二锑为正交结构的纳米复合物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锂离子电池的阴极材料,其特征在于硒化锂-三硒化二锑为薄膜形式,其厚度为0.2-1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锂离子电池的阴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反应性脉冲激光沉积法,其包括:
(1)将锑粉和硒粉混合后压片制成脉冲激光沉积用的靶;
(2)采用不锈钢片、铂片或镀金单晶硅片为基片;
(3)由激光器产生的1064nm基频经三倍频后获得脉冲激光,激光束经透镜聚焦后入射到上述靶上,在基片上沉积得到硒化锂-三硒化二锑纳米复合物薄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靶中锑粉与硒粉的重量比为1∶1~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靶中锑粉与硒粉的重量比为1∶3~6。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靶的表面50%~80%的面积覆盖高纯金属锂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靶的表面60%~70%的面积覆盖高纯金属锂片。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基片温度为200-300℃。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基片和靶的距离为25-50mm。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激光器为掺钕钇铝榴石激光器,脉冲激光波长为355nm。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脉冲激光沉积是在氩气气氛中进行。
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基片上沉积时间为0.2-1.0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087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